人体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发生病变,均能引起腰痛证状。所以这也提示人们临证需特别注意:第一,针对不同经脉所致的腰疼,当遵守因证求经、随经取穴的针刺治疗法则。第二,针对不同疼痛特点的腰痛,其临证施针治疗亦当采取不同的针刺办法。
比如经文曰:“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首先先解释这段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语:“控”,抻的意思,位于季胁下之空软处。“腰尻交者”,此腰痛取腰髁下第四髎,即下髎穴,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于中故曰腰尻交者也。“两髁胂上”:其中“胂”者,腰下两旁,髁骨上之肉也。“以月生死为痏数”:月初向圆为月生,月半向空为月死,死月刺少,生月刺多。
然后这段经文大意是说,临证如果患者腰痛牵引少腹,抻得季胁也不好受,并且不能向后仰,此时医者临证应该针刺患者腰尻处的下髎穴。此穴在腰下两旁骻骨上坚肉处。刺法应该以月亮盈亏来计算针刺次数,针刺就见功效。具体用穴方法是,左部痛的,取右部穴;右部痛的,取左部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