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我个人花了很多的精力在“讨论”和“争论”上,很多时候都有意无意得滑下后者。我痛定思痛,觉得以后少发生这样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花时间去看书花时间想问题总结成文章更有有意也显得更有效率。而这么多年来,最成功的“争论”可能就在比特币上,这事中间有夹着我被骗光所有钱的插曲。这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让我明白:
做个强者,否则善良会没有意义。
不独有偶,笑来老师有类似的结论,与我心有戚戚焉: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
变强,才是面对非议的解决之道。另一面呢,真的是自己错了,就郑重道歉,赔偿。这是强者的“一体两面”。强是一个维度,善是一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的交叉是我们要追求的。
我知道自己始终追求的是讨论,而不是争论。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思考是,大多数人要的或则说“面子”才是他们的刚需,“是非对错”并不是。这个差异导致了讨论往往变成了争论。当然,笑来老师总结的更为具体:
1.底层概念差异;
2.主次不分;
3.价值观不同;
4.立场不同;
5.历史不同;
6.无仲裁。
这里有个有趣的结论:
争论的冲动常常来于自己的弱小。
是人微易怒。这个观察的角度和结论又能推出让自己强大的结论。
博弈论上有个推论:如果两个人是诚实的,那么他们的讨论的问题的结论会最终一致。而我们往往会走向争论,而争论又会衍生出一条鄙视链,因为内在逻辑是一脉相承的,或则说鄙视链是争论的“逻辑后承”。
又可以看出一个个体强大了,他就可以破局而出:争论的局,鄙视链的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