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现如今,如果恐龙真实存在,会活的如何?
我坐在昏暗的电影院里,看到无数恐龙因为毒气泄露,濒临死亡。虽然知道这是虚构出来的情境,但是看到演员在里面真实的眼泪,我忍不住红了眼眶。
众人在恐龙的生死抉择前,犹豫不决。解救它们,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放弃它们,眼睁睁看着它们在自己面前死去,是善良的人所不忍的。
这是电影《侏罗纪世界2》里的一幕。
在那一刻,我绷紧了神经,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
女主角布莱丝本来更趋向于解救恐龙,但是在欧文两次提醒她,她痛苦地收走了本来要按下开闸按钮的手。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类的生存比动物的生存更为重要。即使他们对动物的生命也怀着尊敬之情。即使他们对动物的死亡有着深深的同情。为了顾全大局,布莱丝选择了人类。
就在大家痛苦的想离开时,小梅茜按下了按钮,她说,我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死去,它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无数条宝贵的生命。
孩子们总是对爱,对生命有着比大人更深更纯的理解。
这部电影从恐龙保护组织解救恐龙的角度出发,展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也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走出电影院,我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恐龙现在还真实存在,它们会生存的如何?
002 恐龙的包打天下并非是一件好事
吴伯凡老师在得到专栏《伯凡日知录》中提到,佛教说躺着的人是打不倒的,卧佛是最高的境界。最好的生存状态就是始终处于弱势,又不是真的弱势。
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处在一个系统中,系统的唯一的目的是维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而不是让哪一个个体处于明显的优势。然而,有些物种经常因为过于优越而忘了老天的特性——天道无亲,进而肆意妄为,害人害己。别忘了,福佑也可以是诅咒。
恐龙就是受到了这样的诅咒。恐龙最后灭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几乎到了包打天下的地步。
表面上是个善的循环:体型越大,食物越丰富,食物越丰富,体型就越大。但其实这是个恶的循环——当一个物种按照这个逻辑一直往上走的时候,它的体型会越来越大,一旦有一天环境发生变化,它的食物来源减少的时候,它就只有一条路——饿死。
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和恐龙应该像熊学习。
图片源自:文杰的小木屋熊是一个不把自己定位于食物链高端的物种,说白了就是降维生存。它虽然体型大,但是,它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动能静。有肉吃肉,没肉吃水果,没水果吃草也行,实在找不到东西吃就去乖乖地冬眠,看上去很弱势。
但是,它其实又是一种很强势的动物,什么动物都怕大熊。它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强势,恰恰是因为它习惯性地处于弱势。就像温州老板那样,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卑微到极致,就能强大到极致。
003 我们要不“趁喜而多事”。
我们要不“趁喜而多事”。
什么意思呢?居安思危。
就像恐龙一样,过于充足的资源会导致悲剧。
面对资源,不仅要珍惜,更要不“趁喜而多事”,说白了,就是不要因为高兴就撒了欢地疯长。
图片源自:文杰的小木屋黄山松,是由于黄山独特的地貌、气候形成的一种松树。黄山的石头多为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非常硬的石头,黄山松就长在这种石头上。黄山松的根尖端有一层特殊的硬壳叫根罩,相当于箭的箭头,这个箭头能带着树根像螺旋的锥子一样,顺着石头缝向里延伸迂回。
有的石头缝很浅,扎不下去了的时候,黄山松会采取一种的类似道家的做法,不硬来。它的根部尖端会分泌一种有机酸,能够将岩石悄悄地分解,坚硬的石头变糟了,渐渐的就会被转化成土壤。
尽管分解得到的土壤很少,但根就能够继续往下生长,一方面拓展了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在没有土壤的地方创造了土壤,所以黄山松也有一个外号叫破石松。为了获取足够的养分,黄山松的根系非常发达,最长的根,长度相当于树身的几十倍。
另外,黄山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会控制生长的速度节奏。它不会“趁喜而多事” ,不会因为高兴而使劲撒了欢地长,它始终明白自己置身于一个恶劣的环境当中,必须调节自身的生长速度。
004 戒骄戒躁,谦虚总不会错
有一句被我们说烂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简单,但是往往越简单的事,我们越做不到。
猫叔曾经说过,他不会参与任何线下的分享。当时我并不太理解,甚至感觉有些反人类。
但是今天我深刻的认识到,猫叔是一个真正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智者。他说,过多的线下分享,过多的掌声,可能会让自己膨胀。所以,想静心做学问,静心做事情。猫叔坚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从不接受和参与任何线下分享。无论是任何场合,都不动摇。
不得不服!
图片源自:文杰的小木屋恐龙的包打天下,注定成就它的脆弱;
熊的降维生存,让其强大到极致;
黄山松的不“趁喜而多事”,在夹缝中顽强的生存;
猫叔坚持不参加任何线下分享的原则,注定在成就更多人的路上越行越远,注定是一个拥有长远格局的人。
我们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活得好好的,不“趁喜而多事”,坚定的坚持自己的原则,方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