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近日,学习《以廖俊波为镜—探寻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辨证观》一文,作者用辩证的思维,从“大与小”、“快与慢”、“忙与闲”、“前与后”、“亲与疏”、“苦与乐”六个角度讲述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其中折射出的优秀精神品质正是我院“五学”活动,特别是“五查五看”中所倡导的,对照学习,原来我们工作中也随处可见这样的辩证观。
事业为大,已利为小
廖俊波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人民的好公仆。在群众面前,他把自己看得很低,不图面子工程,没有一己私利。在他心里,百姓冷暖为先,百姓的事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从不怠慢。 廖俊波一心为民的品质也激励我们特检工作者应以事业为大,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问题是根本。为保证检验的及时率、保障民生工程的顺利竣工,我们常常加班加点却无怨言,因为个人的晚点回家能换来千千万万群众的早点回家。
快节奏工作,慢过程检验
当快则快,该慢则慢,工作的发展节奏廖俊波把握得得心应手,而这也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快节奏工作是“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体现,合理安排时间,不搞拖延战术。但检验工作又关系到检验质量,过程马虎不得,急不得。所谓“慢工出细活”,唯有认真检验,把好质量关,方保设备安全。把握好工作中的快与慢,保证效率和质量的统一。
忙里偷闲,提升自我
“思想领先一步,动作快人一步”,廖俊波常道。“忙”是他从政以来的常态,但他的忙,是有准备的忙,是胸有成竹的忙,是有预见性的忙。忙而不乱,则源自于他忙里偷闲的学习和思考。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要买来大量的相关书籍学习。我们检验工作繁重,在中午、晚上、周末加班早已不是新鲜事。“忙”是一种常态,难得的是忙里偷闲的学习。对自己高要求,工作之余多充电,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乃思想领先的法宝,是有序忙碌的锦囊。
工作靠前,荣誉在后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无论身在何处,廖俊波始终立足岗位,坚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担责,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而苦干实干出成绩时,廖俊波往往又躲在了后面,将更多展现的机会留给了别人。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担当的廖俊波鼓舞着他身边的干部同事,同样也鼓舞着特检人。我们的工作通常在户外,环境参差不齐,高空作业有之,日晒雨淋有之,脏乱差臭亦有之。但无论身处何境,我们都应端正工作作风,不挑肥拣瘦,勇于承挑重担,勇于攻坚克难。作为党员,在急难险重面前,我们更应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三兵”靠齐。而评优评先时,我们也应摆好心态,不计个人得失,多为他人着想,共建和谐团队。
廉洁自律,亲疏有别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这是廖俊波一生的写照,也是我院“五学”活动中积极倡导的。对于群众,廖俊波没有架子,视民如亲,为民谋利。特检工作面向特种设备,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出行安全,我们要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来服务,我们和用户的关系才会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当然,为民办事时我们要亲,也要清,要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严格遵守院“十严禁”规定,不增加用户负担,不给用户添麻烦。
坚定信念,苦中有乐
加班加点是苦,难题众多是苦,可人有了信念就不觉得累。廖俊波工作辛苦,但他心中有信念。付出会有收获,收获带给他的快乐和成就感却远比付出时的辛苦来得浓烈。而这样的快乐我们也体验过,当特种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时,当用户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我们也是由衷的高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体验快乐。”这是廖俊波的为官之道,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人生追求。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要只盯着车里的那些人和事,要多往窗外看。往远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风景。”廖俊波在日记里写道。短短40字透着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胸襟—不拘一格、心怀天下、瞩目长远。廖俊波心中有乾坤,而我们有榜样,以廖俊波为镜,紧跟特检事业的脚步,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去遇见更大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