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学术著作,类似于文献综述,总结分析了近些年对中国人心理研究的成果,作者是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言语逻辑之中体现着学者的严谨,不夹带私货,不掺杂个人观点,更多的是陈述学术研究的结论。书中内容分为两篇,一篇讲中国人成长教化的特点,另一篇讲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一些准则。
书中提到在中国孝道文化缺少限制父权和母权的机制,父母是绝对权威,父母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用伤心、痛心的情绪来逼迫子女就范,无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在陪伴子女时候也时常忽略孩子心理陪伴的需求,更多的是强调衣食住行是否有保障,轻视心理上的满足。一些心理测试也表明,重视孝道的人,在学习上面表现被动,缺乏批判精神,没有创造力,在认知上面更加保守。此外低经济地位的家庭也更强调服从的价值观,也更重孝;但同时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和犯罪的情况较为严重。不可否认孝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但是除了孝道依然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法制、尊重和平等等,书中认为孝道的利多于弊。
儒家强调思想控制,在面对心理冲突时候,我们总是劝告对方,“别想那些不愉快或者不该想的事情”心理的压抑和控制对人的心里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心理分析学派则强调要去面对这些问题,根除对思想的一切控制,思想本身是无害的,只有行为才需要控制。能做到内圣外王,做到真君子固然是好,但是社会绝大多数人很难达到这样一个高度,所以只好做个伪君子,因此这一套道德规范体系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如同虚设了,与其弄一些难以达到的道德要求,不如健全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儒家强调教育,认为勤奋是学业成功的关键,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典故我们从小就知,刻苦学习成为了痛苦学习,很多人学习的兴趣也因此被扼杀。儒家文化固然有一些不可否认的弊病,但同时也包含了很多处世的智慧,辩证的看待儒家,即不因噎废食,也不全盘照收,吸收其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书中第二篇从四个方面讨论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层面,分别是“面子与厚黑”“义与利”“情与理”“诚与信”。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责任和行为自主,而“面子”不单单关乎个人,“面子”只有放在人际关系网中,它才显得有意义。人生活在社会上,就会有人际间的来往,人是没办法脱离其环境背景的限制。想想自己一直追求的是个人修炼和提高,而忽视与外界的互动,认为个人不应该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只强调人际关系,而不注重个人能力品格的修炼。两种方式都是有缺陷的,个人主义和面子就像事物的两端,应该互相补足。儒家认为义与利并不相悖,但是义应该重于利,但是儒家并没有为义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中国讲究”情与理“并不是西方的情感与理智,而是指人情与道理,对于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受到礼的制约,在中国传统中有修养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防人之心难免不催生害人之心,处处提防他人,在吃亏学精之后,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害人之心也就水到渠成了,诚信已经被抛到一边。中国社会现如今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对商品服务、对熟人朋友、对管理者执法者,对法规制度,对基本的价值观的不信任。主要原因在于,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信任,而法制性的社会信任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
本文没有详述书中观点,仅取一些觉得重要的观点进行列举,但是读书笔记不应该只是原书观点的复述,而是经过自己咀嚼消化之后,产生的启发和感想,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另外在语言表达上也过于僵硬枯燥,现在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写作的书籍,希望自己能够在写作上有所长进。
晓利 2017.6.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