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阿阿斗
2018年5月27日
初中时候看的《River Dance》,是2010年舞团在北京展览馆的巡演。当然了看的是视频。毕竟2010年我才小学这说不通。
视频刚开头是北京展览馆的剧院的外景。宫殿式的建筑,有着钟楼似的尖顶,不过尖顶有一颗红星,倒是挺符合新中国红色艺术的。那穹顶向下的梁上,拉着一副典型的中国式红色横幅“北京展览馆欢迎您”,在那横幅下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题的“北京展览馆”五个大字。字下四根伫立人像雕塑的大柱中间嵌着三道拱门,两边拱门上的“和平”、“友谊”二字是大跃进时期的宣传字体样式,而红底金字,也能很直观地反映出设计的那年代。
戴念慈建筑师的这个作品,是在50年代完成的。当时刚刚建国,苏联大哥要在中国宣传的社会主义因子中,就包括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建筑”。于是在苏联专家的辅助设计和督工下,这一“社会主义建筑”得以竣工。毛主席为之题字、周总理为之剪彩,便可看出其在社会主义精神传播有着多重要的作用。或许你们只是没有想到,建筑也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的因子。
北京展览馆的设计让我想起了神圣的、天主教中心的,圣彼得大教堂。这座矗立在梵蒂冈的最大建筑物,哦不止。世界最大教堂、能同时容纳60000人同时做弥撒的、至今仍然直立不倒的圣彼得大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和北京展览馆的设计是相似的。它们都有着同样的椭圆巨型广场,由副建筑环绕围成。置身于广场中,可能只会觉得主楼高大,但如果在空中,会看见主楼广场后的部分,大得惊人。在建筑思想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与信仰天主教的人,做到了大气宏观的相似。
当《River Dance》序幕响起,让人想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得以浏览北京展览馆宏观的外景。这时候会发现,充满中国改革建设气息的“和平”、“友谊”二字,与来自爱尔兰的民族风情,竟然也能结合得如此无缝。至少有一点,社会主义建筑,只有在晚上才会动人。外部二层暖光全部投射在主楼尖顶,云南省博物馆也与之类似。
《River Dance》一直都加入着西班牙的Flamenco元素,20年前在好莱坞是Maria Pages热情似火的《Fire Dance》,而在北京展览馆,满脸褶子的Pages,奉献了新的热情——《Andalucia》。Flamenco是让我与西班牙接上线的第一次尝试,通过古典吉他和火红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拉丁人的奇妙魅力。而跳Flamenco的演员,我总是希望那是高中经常穿红裙高跟鞋的张老师,她的热情适合去跳Flamenco,可惜她的腰间盘不太好。
《Veer》虽然是Salman Khan演的印度史诗电影,但影片不断出现的红色调、热情的沙漠、宝莱坞特征性歌舞,无不让我与Flamenco联系起来。虽然都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产物,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同样的物象所产生的一切歌颂,文化虽异而风格确实相似了。“风带来了讯息,不要在树叶上留下你的讯息,当这些讯息传到异乡的时候,他们只会带来伤害。”沙漠中的驼队,顶着火红的太阳,传来一阵阵风声的时候,真希望看到来自西班牙的Pages站在这印度的沙漠上跳着Flamenco。
我去年确实有机会在昆明胜利堂看一场Flamenco的全球巡演的。可惜那几天学校田径运动会,那时候工作是我唯一的。而现在的我,确实也在上礼拜日因为要与琴友一同拉琴,最后选择了机会难得的提琴约会而请了例会的假。如果现在有一场Flamenco和某活动冲突,我一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日前在某文中提到,女人的柔情能让一群七尺壮实汉子围在一起听蔡琴的歌。而这正是,蔡琴姨妈已经很老了,但我也还是会沉迷于她温柔的歌声中;Maria Pages也早步入老年,但满脸皱纹也不能阻挡她在舞台上透发的安达鲁西亚人的热情和奔放、性感和妩媚。当《Fire Dance》的古典吉他奏鸣,舞台上那团火前牵动舞裙的妩媚身影,早已让我大喊Encore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