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程序员主编课堂
你正在为了什么而努力?丨缺乏幸福感是时代的后遗症

你正在为了什么而努力?丨缺乏幸福感是时代的后遗症

作者: 心理师安之_半截汤匙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13:53 被阅读27次

    这是『安住他方』的第53条推送

    - 01 -我不允许自己“碌碌无为”

    我曾是个工作狂,从大学时就开始了。

    倒不是因我上进心有多强,而是我承受不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羞耻感。

    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动力。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希望能给别人展示他最好的一面。这也是我们能够不断进取的力量来源。

    尤其在高压力的竞争环境下,不进则退。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成了一种风尚。

    只要你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奋斗和学习的人,大家都会觉得你很有正能量,很优秀。

    但是,充满鸡血的背后,伤痛只有自己知道:

    难眠的夜、虚弱的身体、对成功的焦虑,以及,成功后的空虚。

    他们不允许自己“碌碌无为”。实际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却仍对自己不满意。

    一部分人抗衡坚持,最终获得成就,一部分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经常跑医院和药店;还有最后一部分人正在被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折磨,进入了心理咨询室。

    - 02 -我拥有的还不够

    新闻中某些被逼无奈自杀或杀害他人的年轻人,可能在行动前都背负着难以承受的心理痛苦,自我否定已到极限。

    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生命曾被“轻视”、被别人无情地吞噬着和占有着。

    他们的心理对话大多可能是这样:

    “我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一个人是认可我,喜欢我的,我活着还有什么用!”

    “你害惨我了!你要把我逼上绝路吗?今天我跟你拼了!”

    如果试图去理解他们,你能看到他们内心的呐喊,痛苦到失去理智。

    他们的家庭或者以学历成绩为重,或者以工作收入为重,甚至可以为了这些去牺牲孩子应有的快乐的权利,还把这样的过程称作是“对他好”。

    实际上,孩子的学习、工作为第一要事这并没有错,这是他未来人生成长所需要的。

    但如果家庭里缺少直接的情感交流,缺少尊重,孩子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并不是真的爱他,关心他。

    所以说,如果家长没有引导孩子一个健康的价值观,没有去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很有可能下一个悲剧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当时物质比较匮乏,得来也相当不容易。后来时代快速发展时,人的思想却跟不上这个步伐。即使物质已经充盈,仍然需要更多来不断填补那个像是“安全感”的无底洞。

    我们以为是自己拥有的还不够,所以用尽全力赚取更多,以获得一些对生命的掌控感。

    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金钱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刚开始,金钱的完备能为我们带来价值感、社会地位、别人的认可和称赞。但当金钱基数不断提升时,我们会养成挥霍、占有的习惯,会有想要得到更多的欲望,得不到就会再努力投入到攫取金钱的行列。这时人的幸福感往往会降低或者持平。

    但是大家往往没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其他东西可以替代金钱带来的心理满足。

    一次在798的酒吧里遇到一个瑞典人,他印象中的中国人是:

    “他们的眼中只有钱钱钱、工作工作工作,他们不能够享受当下的生活,不明白快乐的意义。”

    “快乐的意义”是什么?

    根据美国对于3.5万人的调查,10%最幸福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生活。他们区别于一般人或不幸福的人的标志是,愿意与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个人独处。

    所以,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朋友、同事、亲密的人等),与一群让你感觉舒服、轻松、没有隔阂的人在一起,才是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我们常常本末倒置,被事业金钱捆绑,而舍弃了与家人朋友们在一起的机会,淡化了彼此的情感交流。

    - 03 -逼迫自己追求卓越的“魔咒”

    中国人不太能够表达情感,往往含蓄而间接。

    一代一代相传下来到了现在,在体现在在孩子们身上的却是重大的情感缺失。

    有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人格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远离人际关系,性格孤僻、执拗。

    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在家庭教养上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宽松/严格(低控制/高控制)

    ▷宽松意味着对礼貌、服从、喧嚣等没有太在意。

    ▷严格意味着对服从、礼貌、界限有很高的要求。

    (2)积极情感投入/消极情感投入(高支持/低支持)

    ▷积极投入表现在对孩子有很多理解和赞成。

    ▷消极投入意味着家庭里有很多不赞同和惩罚,以及用消极的方式防范孩子出现某些行为。

    (3)焦虑情感卷入/冷静独立(高焦虑/低焦虑)

    ▷焦虑卷入意味着家长总是跨越界限去关心呵护孩子,永远把子女当做小孩。

    ▷独立冷静意味着父母和子女的互动中可以合理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愤怒急躁的时候能够冷静应对,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承担后果。

    有的父母容易把自己对人生的愿望或遗憾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没有考上好大学,或事业选择错误等。

    潜意识里渴望孩子能够帮助自己完成梦想。若是不加觉察,很容易将孩子作为一个自己的附属品在生活点滴之间操纵。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焦虑远远超出子女实际遇到的困难,且真正困难来临时,父母要比子女更加无助,更加没有包容力。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总是缺乏力量,并时刻被父母的情绪卷入,很难成为真正独立个体,活出自己的人生。

    父母对孩子缺乏真正有效的关怀时,他们像是一个权威人士的存在,不肯低下身段,跟孩子平等对话。

    他们的心,也并没有直接跟孩子相连,反而也许只是跟自己相连。这样,孩子便也学会只和自己相连,在工作事业上全情投入,试图让自己更强大一些。

    幼年与抚养者的互动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内化成为我们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模式。如果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被爱的、被忽略的、不值得幸福的人,将会一生陷入这样的“魔咒”中去挣扎和寻找。

    一些人在追求物质、名利时,并没有正向又稳固的动力支撑他,所以在发展中经常面临头脑和心理的矛盾。

    身体已经被掏空了,头脑仍然里觉得自己不能休息,同时感觉非常无力,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否值得,又觉得不这么逼着自己努力的话,心里觉得特别空虚。

    这便是现时代很多工作狂的真实写照。

    潜意识里的“魔咒”是逼迫自己追求“卓越”的动力。

    让我们活得不自在的根源问题是什么呢?

    心理动力学流派强调,在婴儿3岁之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心理需要。

    良好的母婴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幸福感、自信、恰当的自尊,以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而如果在某个点上缺失或者受挫,心理发展将会停滞在这个时期,或在潜意识里留下创伤及不恰当的自体客体互动模式,进而影响一生。

    - 04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不论你的家庭教养模式是如何的,也不论你在幼年受过怎样的创伤,这些都不能成为你停滞不前的理由,父母不能成为你的“代罪羊”。

    因为旧事已过,每个人都有能力更新你自己,而且也需要找到帮助自己的方式方法,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去尽可能地弥补过去的错误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所能和不能,懂得取舍和接受自己偶尔的无能。

    如果某一天你发现自己每天活着只有工作和学习,没有任何快乐而言,记得停下来问一问自己:

    (1)我在追求什么?什么使我快乐?是金钱带来的掌控感?还是别人想让别人因此而喜欢我?

    (2)等我有了很多钱或很高的职位,大家就真的都会喜欢我吗?我就真的能够拥有亲密的让自己快乐的伴侣吗?

    (3)我现在是活在自己计划的生活中,还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4)我的生活孤独吗?我拥有可以支持我的社会关系吗?

    (5)真实的我能力是如何的?性格是如何的?我对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有没有操之过急?

    ……

    经常问自己类似的问题,而且最好记下来,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现状,以及逐渐去清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另外,适当地了解原生家庭带给自己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人格发展历程。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能够引领你一起去体会,是什么事件和内在意志雕刻进了你的人格里,影响了你对于事件的选择和判断。

    这些都是在潜意识层面隐藏的,通过读书或是自己思考,是无法达成治疗作用的。

    在专业的咨访关系中,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出你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以及遇到事情时自己心里的执念。完全呈现内在与他人的互动模式,进而习得新的模式,了解自己潜意识的运作,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

    有一些“执念”是在影响我们发展的。也许过去你只能使用那套方式去应对外界,而当你解开这个“过时的模式”里是在重复着什么“魔咒”,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更好的模式生活了。

    这便是每个人都有的自我成长的能力。

    希望你也能找到那一个解开心灵地图的钥匙,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自如、喜乐。

    作者简介:安之,独立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专栏作者,心理讲师,催眠治疗师。7G关爱热线心理辅导员,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唱诗班成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正在为了什么而努力?丨缺乏幸福感是时代的后遗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ed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