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
夏天天气炎热,待在空调房里不愿意出来的人忍不住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是也有人要说:“我这身病都是空调吹的!”
空调吹多了,确实需要警惕“空调病”,比如“面瘫”。
说起面瘫,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颜值下降了,嘴巴歪了,刷牙时嘴巴漏水,而且有一只眼睛也闭不上,那就有可能是面瘫了。
刷牙漏水,变成“歪嘴巴”了!
面瘫是面神经瘫痪的简称,也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巴”、“吊线风”,一般的症状就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面部表情肌群瘫痪,连基本的表情都做不了。
刘某就是这种情况。
有一天早上她起来刷牙,突然发现自己嘴角漏水,这种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让她吓了一跳,早起的困意瞬间被吓跑了。
她抬头一照镜子,照出来的人却让她觉得有点陌生,那画面像极了恐怖片,让她差点惊叫出声。
她缓了好一会儿才镇定下来,接着她就找到了镜子里的自己让她觉得陌生的原因——她的嘴角左右两边明显不对称。她还感觉到自己的左眼跳动不止,不仅闭眼的时候难以合上,抬眼的时候也感觉眼皮没有力气,还时不时流泪,明明在室内没有风,面部却还是有寒冷感和风吹感。
喝水漏水,面部还有爬虫感!
刘某经朋友介绍来我这里就诊的时候,距离她发现自己面瘫已经过去了20多天。
这20多天,她去中医院检查过,也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了针灸和服用中药治疗,只是她的面瘫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20多天过去,刘某的情况比最开始严重了不少。张嘴巴后左侧嘴角歪斜,人中沟也歪斜得很明显;她做闭眼动作后眼皮合不上,眼白暴露在外面,还伴随着流泪的情况;做抬眼动作后显示抬眼基本功能都没有,肌肉无力、松弛;做吹口哨动作显示嘴巴歪斜,且难发声。她还有喝水漏水、吃饭包饭、不时流泪、面部有寒冷和爬虫感,整个面部有紧绷的感觉。舌诊发现她的舌头颜色比较淡,舌苔颜色偏白,舌底瘀阻;歪斜舌,偏向左侧。把脉发现她的脉搏弦紧。
面部有寒冷和有虫爬感、歪斜舌、脉弦紧说明外感风寒邪气;舌底瘀阻说明有淤血;由于风寒邪气侵袭面部,寒主收引,风善行而数变,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失和,筋脉失于濡养导致面瘫。辨证来看,刘某的面瘫证型为风寒袭面,经筋痹阻,应该用祛风散寒,养血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由风寒邪气阻络所导致的面瘫可用牵正散进行加减。
开方如下:
禹白附 10 克、桂枝 10 克、全蝎 10 克、蜈蚣 2 条、白芷 10 克、 当归 10 克、熟地 20 克、僵蚕 10 克、川芎 10 克、羌活 10 克、牡蛎 20 克、 丹参 30 克、防风 15 克、细辛 1 克、枸杞 10 克、蝉蜕 10 克、乌梢蛇 10 克、白芍 30 克、甘草 10 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
牵正散加味,辅以针灸治疗
牵正散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风中头面经络,是临床治疗面瘫的常用方剂。
原方只有三味药:白附子、白僵蚕、全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开方的时候进行了加味。方中白附子、白僵蚕祛风痰、解痉挛;全蝎、蜈蚣、乌梢蛇祛风通络;蝉蜕息风止痉;白芷、防风、细辛、羌活祛风解表散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且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熟地、枸杞补血活血;牡蛎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桂枝发汗解表,温阳祛寒,白芍养血调经,二药配伍,一温一寒,一敛一散,针对卫强营弱,可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除了服药之外,治疗面瘫还要辅以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方法是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局部穴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太冲。针对刘某的情况,此处用地仓透颊车针法,取健侧。颊车穴、阳白穴、颧髎穴祛风、开关通络。颊车穴位于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直刺0.5寸,或横刺透向地仓穴。阳白穴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平刺0.3~0.5寸。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凹陷处,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地仓穴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向颊车穴透刺。翳风穴益气补阳,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方法为直刺0.8~1.2寸。太冲穴、合谷穴疏通经脉,益气养血,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直刺0.5-0.8寸。合谷穴为五官科圣药,位于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直刺0.5—0.8寸。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