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
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有的关系近一点,便可称之为朋友。
但是再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又总是需要同以前的一些朋友作告别。
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有几个死党,那时候觉得我们的友谊会长久的存在。
到后来上了中学,又认识了新的一些可称为朋友的人。小学时候的朋友因为长久不能见面叙旧,渐渐地就淡了。
再到后来上了大学,认识的人其实也就不多了。虽说大学人更多些,但往往也就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活动,交了几个觉得比较知心的朋友。那时候也觉得后边我们的友谊是一辈子的。
但是,当步入了社会,我就很少再有几个可以称为朋友的人了。玩的不错的同事倒是有一些。好像很难找到感觉可以一辈子不散的友谊。当然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少。
有时候在跟一些不太熟悉的人聊天的时候,总是能听到「诶,我有个朋友怎么怎么样」
我有时候也会这样说,大多时候那脱口而出的朋友,其实大多数也就只是认识,有联系方式,很少联系,谈不上关系多铁。
但也有平时很少联系,却关系很铁的朋友。有个奇怪的感觉是,平时联系少,关系铁的朋友见面了,也就是聊聊家常,吃喝玩之类的,对于我自身其实没什么太多帮助,但就是关系不错。
反而是一同共事的好些同事,有的关系很不错,可以一起吃饭睡觉,也能在很多事情上帮到我,但就是感觉如果不在一起共事了,可能关系就淡了。
就在刚刚,我跟一很久未见的朋友打电话聊天,聊到关于成长的话题。他说了几个词「价值」「等价交换」「利益」。
然后我有些醒悟,所谓的朋友关系其实更多跟这几个词有关。
书中有古话讲「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觉得也不尽然,道不同,也可为谋,只是不能久谋。
当我们所处的圈子,环境,自己所谋求的东西等其他因素不一样的时候,以前一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被我们在取舍间给舍掉了。
从而去寻找跟我们的价值方向,利益方向,能够做等价交换的人去接触。说直白点就是在交往中,我们都能各自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双方都有价值可取,才是我们认为可交的朋友。
而那个奇怪的现象,也许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没有舍掉,或者对方没有舍掉所保留下来的。但是其实保留下来的顶多也就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了。
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圈子里,是怎么定义朋友关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