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一生生性随和,自由感特别强。
也可说是桀骜不驯。
有很多市井朋友,喜欢喝花酒。
他家没落魄以前就是开酒馆的。
他穷困潦倒只不过是
不愿沦为世俗里的一个佣人罢了。
以他的才华,不说富可敌国,
但锦衣玉食可以说绰绰有余。
28岁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
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全江苏省第一名。
也是那时娶了一个慕名而来的女子为妻。
可是好景不长,
这段婚姻没有持续多久
就以唐寅深陷科场舞弊案结束。
以唐寅的才华来说不应该的,
事实是这样的,
唐寅生性随和,喜欢交朋友。
那时候又逢殿试。
一个名叫徐径的富家公子相与他交好。
于是托人介绍而相识,
且知道唐伯虎喜欢喝花酒。
就邀众友与其至酒馆,
所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人就容易犯毛病。
徐径放话说,
这次科举能考第一的除唐寅兄以外,
能考第二的非他莫属!
别人都以为他在说笑,没有当真。
结果是,唐寅考第一真不出乎意料。
因为人家才华在这摆着。
令别人惊讶的是考第二的人真是他徐径。
一个书都懒得看,整天就知道玩,
喝花酒的人,考出这成绩,谁信?
后来别人气不过,就把他两举报了。
唐寅深陷其中,因为当时他们走的比较近,
唐伯虎被关进大牢,仕途断送。
后来上面来人调查,
结果是徐径买通了考官泄露了试题给徐径。
与唐伯虎无关。
可是因为唐伯虎的生活作风问题,
官场的人看不过,
就把他发配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小官。
唐寅也是相当气,
以他的才华去做一个芝麻大的官,
他自然不肯,而且还是偏远地区。
后来他干脆辞官不做了,回家。
整日借酒浇愁,流连烟花柳巷。
落魄不堪,生活全凭友人接济。
九娘就是这时候走进他的人生的。
在他烂醉的那期间九娘对他真的是很照顾。
常常为他付酒钱,
这里面除了爱慕还有爱意。
唐伯虎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段时间,
九娘对他的好全都看在眼里。
有天他对九娘说,
我要为你赎身,娶你为妻。
于是他开始走到了画画,写字攒钱的路上。
没过多久,
唐伯虎真的信守承诺,
带着他攒的钱去赎九娘了。
九娘感动的泪流满面,
从此他们过上了真正意义上一家人的生活。
唐伯虎写字,画画,九娘操持家务。
不久后他们有了一个爱情的结晶。
因为唐伯虎非常喜欢桃花,
就将女儿的取为桃笙。
那首非常出名的诗,
桃花庵就是他写给九娘的情诗。
都说得意的人生不容易被上天待见,
连上天不眷顾这位才华横溢的人。
江南的一场大雨带走了他们所有的家当,
让原本算不上富裕的他们在生活更加窘迫。
因为有了女儿,生活上的负担比以前重了。
唐嫂不得不出去工作,
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帮富人家洗衣做饭,做零工。
唐伯虎则是画画,写字。
可是,就连唐寅后半生里最爱的一个人,
她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
唐嫂累倒了,积劳成疾。
几经求医都得不好转。。
唐伯虎心情沉重,很是难过。
唐伯虎安慰九娘说,
要带她去看最好的医生。
一定要把她治好,就算变卖所有都要治!
九娘望着他们幼小的孩子对唐寅说,
我恐时日无多,孩子年幼。
你要带好我们的孩子,将她抚养成人。
说完不久就舍唐寅,一人先去了。
唐伯虎泪流满面。
整个人感觉到世界好像要塌了。
面对这一生的挚爱,却又无能为力。
他自责啊。。
唐寅把九娘安葬在,
家门前不远的桃花园中。
自己带着女儿<桃笙>
过了几年很是拮据的生活。
女儿最后也病倒了,
不久也走了。。。
唐伯虎又回到了以前的那个模样,
孤身一人,心灰意冷,很是凄惨。
一个人颓废了好长一段时间。
所幸的是他的才华没有被世人遗忘。
可这也是他的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一个王爷对他很是欣赏,有意招他为宾客。
他也以为是他人生中新的一页,
只身到了王府,诗酒,画画。。
生活上只涉及到文学上的知识,
一副和谐画面,惬意美好。
就这样过了许久,
他偶然间听到王府里密谋造反的秘密。
唐伯虎一时吓得不轻,
心想这造反可是要杀头的。。
他顿时心生一个要离去的想法,
不愿趟这浑水。
可又不敢说明离去的缘由,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装疯卖傻。
衣不蔽体的穿梭于市井,
食动物的粪便,疯疯傻傻的。
世人说他也许是,
风流成性的缘故,
实则是他为了保命。
疯疯癫癫的装了一段时间,
王爷真以为他是疯了,就把他赶出了王府。
没过多久王府密谋造反的事被发现,
全家被杀,无一幸免,
唐伯虎以装疯卖傻躲过这场灾难。
之后的他对人生,
已经没有什么了太大的期盼。
以画画谋生,喝花酒,生活随意。
病了没钱治,都是友人帮的他。
那时的他已经是50岁的人了,
一边谋生,一边靠着友人接济。
浑浑噩噩的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54岁。
他走的时候没留下一分钱财,
安葬的钱都是友人凑的,借的。
友人把他安葬在了桃花园,九娘的旁边。
这也算是最后的安慰吧。
后续:
唐伯虎的画是现在卖的最贵的,
没有一个画家比得上。
遗憾的是没有后代。。
唐寅有过两个孩子,
与第一任的是儿子,小时候病死了。
第二小孩是与九娘生的女儿,
叫桃笙,也是小时候病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