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红楼梦》:从做人来看,宝钗更像林如海教出来的女儿

《红楼梦》:从做人来看,宝钗更像林如海教出来的女儿

作者: 浮生漫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21:24 被阅读25次

    每次读红楼,都被林如海所倾倒,这个男人,无论是家世、教养、学识、为人、外表,都无可挑剔。对比甄士隐和贾雨村来看,曹公通过林如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美男人的形象:“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林家的贵族之风,到林如海正好是五世,他身上却依然保留了君子风范。

    贾雨村到林家当家庭教师,本就是有私心的,寄望着借助林如海的力量平步青云。这一点,林如海没看出来,君子是不会轻易去度小人的。当了解到有复出机会时,贾雨村准备找林如海拉拉关系。

    ​林家有没有帮贾雨村的必要?完全没有!他们之间不过是雇佣关系,学生要远行了,老师便没了用处,正常解雇就是了。

    这是正常人的做法,该付的工资付清,再给点解约赔付,从此各不相欠。

    林如海是读书人,读书人的特点之一,就是尊师重教。虽然没看出雨村到底教会了黛玉什么,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解约就可以解除关系的。

    有着探花郎资质的林如海,当然能看出贾雨村想要向上爬的野心,不等贾雨村开口,“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就连需要打点的费用,“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这种安排,实在是太周到了,如果尊师都能做到这份上,天下的老师就都幸福了。

    可是,这样做也有弊端,贾雨村也是读书人,读书人最注重的是骨气,要老师依傍学生进京,颜面何存?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维护雨村的颜面,如海给出了一套说辞:““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什么是两便?既便于雨村拜见贾政有人引领,又便于黛玉有人照管。

    黛玉需要雨村的照管吗?其实并不需要,贾府“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照管之事,一定已安排妥当,雨村在计划之外。

    林如海给了雨村一个照管之责,依傍黛玉进京,就已经顺理成章了。

    这便是林如海的教养和做人,虑事周到,懂得为他人着想,尤其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和尊严。

    对林如海的叙写,主要是为了突出黛玉的出身。然而,离开林府的黛玉,离林家的教养越来越远,其尖利刻薄,与其父的宽厚仁慈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反而是宝钗这个皇商的女儿,更像是林如海教育出来的,其待人处事,大有林如海之遗风。

    宝钗入贾府,时机不对。其时,黛玉已习惯了被独宠,也习惯了宝玉对她鞍前马后当奴才。“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便是后来者居上,宝钗无形中就夺了黛玉的地位。“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这便是怀璧其罪,宝钗浑然不觉,黛玉却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假想敌。

    如果把贾府当做职场,宝钗这个后入职的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她不是一个人,是全家来贾府借住,她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母亲和哥哥能否被贾府待见。其时,黛玉和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人,贾母又是贾府的绝对权威,她该怎么做才能在这里赢得一席之地?

    这时候,就体现教养和做人了。读红楼的人,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林如海。同理,贾府众人,都被宝钗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黛玉的地位是由上而下的,因为贾母宠爱,下人们争相奉承。宝钗的地位是由下而上的,因为做人之平等,不摆富家小姐的架子,先赢得了底层人的心。

    贾府的主子们,虽有着宽待下人的家风,但实际上待下人缺少尊重,遵循着等级制度。像宝钗这样“大得下人之心”的人,还真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可是,为什么宝钗先得的,只是下人之心?通读全书会发现:主子们对宝钗的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宝钗“冷”,也因为宝钗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她只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解人危难。

    最典型的事例,是对待邢岫烟。

    邢岫烟的处境,很容易被人无视。她跟着酒糟透了的父母投奔姑妈邢夫人,“邢夫人也不过是脸面之情,亦非真心疼爱”,把她扔给王熙凤安排。王熙凤怕惹麻烦,把她安排在迎春处。迎春是贾府的正经主子,都要受奴仆们欺负,何况邢岫烟这个无人关注的外来妹?“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也不敢与邢夫人知道,亦恐多心闲话之故耳。”这些事做在暗处,既帮助了邢岫烟,又维护了邢家尤其是邢夫人的颜面。所以当薛姨妈欲将邢岫烟配给薛蝌时,“岫烟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

    最突出的,是当票事件,宝钗无意中发理岫烟衣着单薄,才知道她把绵衣服当掉了,于是要岫烟把当票送来帮她赎回来。没想到遇到湘云这个马大哈,拿着不认识的当票当众大声问,如果不是宝钗巧妙遮掩过去,岫烟这个端雅稳重能和妙玉做朋友的人,还怎么在贾府呆下去?又怎能大大方方嫁薛蝌?对人好容易,施恩而不以为恩难,懂得维护受恩者的颜面更难。林如海做到了,薛宝钗也做到了。

    林如海需要讨好贾雨村吗?当然不需要,待雨村的好,是他原本就有的教养。薛宝钗需要讨好邢岫烟吗?更不需要。这种事如果没把握好度,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如果是一个处事圆滑明哲保身的人,宝钗也可以对邢岫烟视而不见,反正如果有人怪罪也怪不到她头上。但她出手帮了,这是她的习惯行为,见有危难必出手,比如对宝玉黛玉的规劝,以及对湘云的帮助,都是无目的的习惯行为。

    由此看来,宝钗更像林如海的女儿,学识与做人,都有如海之风。反倒是黛玉,从离家苏州那一天起,就离如海越来越远,直到“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黛玉自剖“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此时的黛玉,应该想起了父亲当年的话:“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自母亲去后,再没有得到教养,反而因沉湎于与宝玉的私情,离儿时的教养越来越远。与宝钗结为金玉契的黛玉,开始向宝钗靠拢,也在向父亲林如海靠拢。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当如林如海;女孩们“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正如薛宝钗。不过,宝钗这话也是过谦了,看她“小惠全大体”,何尝不是辅国治民之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从做人来看,宝钗更像林如海教出来的女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hn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