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成为一棵树的思考

对成为一棵树的思考

作者: 听风的YiLei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9:59 被阅读0次

    在过去的好几次写作中,我的写作素材都是某本书籍。文章满满干货,却总是让我有种心虚感,因为这些体会不是真的来自于我的思考。

    为了不要让自己迷失在搬运别人思想的死循环中,我逼自己这次一定要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过程。

    从采铜老师的一个隐喻,我想了很多很多。

    成为一棵树的隐喻

    采铜老师是我尊敬的人,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他想要变成一棵树。作为一棵树,意味着他总是在生长,意味着他是连续的,留下过去的印记,意味着它不只是在一个向度生长,意味着他机会迎风歌唱,又坚持自己的根基,意味着他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它们共存、互惠……

    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型自我的隐喻。

    我不由得自问,你的思维属于僵固型还是成长型呢?

    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挑战看作“证明自己可能不行”的风险,因而回避挑战。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认为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越需要努力,越说明能力不足,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会偷偷努力。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负面评价。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他人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p21)

    僵固型人格集中表现于我的较懒散的生活态度上。自己明明知道打扫房间,物归原主的习惯很重要,知道把自己从头到尾打理整齐很重要。但是,总是能找出无数的借口不去整理房间,看到凌乱的房间心里不舒服却也不愿意去整理。除了整理房间比较懈怠,懒于对自己的修饰外,对于出门我也是同样的心态,觉得出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预料到的困难也有许多,干脆就不出门。

    虽然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是,就是不愿意作出积极的改变,有一种鸵鸟的思维,害怕一切的改变,只好把头埋在土里。

    现在的自我的隐喻,就是一只把头埋在土里的鸵鸟吧,假装自己看不见、听不见身边的变化。

    过去的自我隐喻

    回想自己过去的一系列对自我的隐喻,觉得和当时的自我都暗暗符合。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对自我的隐喻是一个修道之人,忍受世间众多苦难,只是为了得道受万人敬仰。小时候父母对我很严格,我也努力地表现出乖小孩的样子,内心觉得这些忍耐都是有道理的,为了以后变成很厉害的人。(有点奇怪)

    初中阶段,希望自己成为一棵香樟树,有树荫有清香,有繁茂的枝丫和深深的根。初中的时候,心中的烦恼仿佛都随着书而消散了,对未来怀着向往和憧憬。

    高中时期觉得自己只是沧海之一粟,平凡得不得了。学业压力重,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没有过人之处,很容易沮丧。

    追根究底,僵固型人格的形成和安全感的不足有关。

    不安全感

    初中以前,我是一个很乖的女儿、孙女、学生。就像我讲过的那个隐喻那样,自顾自地以为现在的忍耐是为了日后成为德行高尚的人物,被所有人称赞。

    因此,害怕被否定,成了我小时候的常态。成绩要保持领先,一次考不好就会偷偷自责。当然被表扬了也要谦虚,心里暗暗为自己的得意而羞愧。

    那时候的不安全感,其实都来源于父母。父母对我很严格,我觉得委屈。我委屈之后,他们觉得我无可救药。小时候的我,不被放任任性,要对长辈礼貌,对小辈礼让,不能买路边摊食物。

    那个时候表现出来的“乖”,其实是一种惶恐的状态。害怕自己不被他人接纳,所以给自己戴上一副面具。面具下面的害怕和担心,让人的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

    这种心态是会延续的,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害怕赞扬。又害怕努力。因为努力显得自己笨拙。

    但,人不能只活在过去,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需要更新我们对错误的认识。错误不只是令人丧气的,还可以是我们成长的燃料。从失败中,我们吸取教训,得到有用的反馈。

    傻傻地什么也不做是什么也不会发生的,走出一步,应对挑战,才有可能有进步的可能。

    整理自己的东西是这个道理,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成为一棵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hs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