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笔记《好好学习》
320----331
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上有两款知识订阅产品,一个是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大部分是用户生产内容,周更新;另一个是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自己生产,日更新。这点差别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作者个人喜好而已,但是就是这看不起眼的小差别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差别。
第一,这些差别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被决定了,更新时间导致两个作者在时间精力的分配方面必然大不相同。一个有时间去开拓新的战略增长空间,一个需要把主要的时间投入已有的战场,丧失了纵深空间和产生复利效应的机会。
第二,李笑来每周专门拿礼物激励用户留言互动,这样可以增加参与感和主人翁的情感体验。社群内的积极留言越多互动越频繁,就越会在群体中产生认同感,创造所谓的“氛围”,而氛围的形成是社群文化建立的标志,也是成员归属感的基础。有了氛围,就可以更好的挖掘社群的用户价值创造营销红利。如果没有互动环节,要在自己文章里面植入其他产品,只能偶尔为之。而用户的问答环节,则把产品销售融入帮助用户解决痛苦的过程中,这就要自然、合理得多。
所以,李笑来通过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参与互动的方式培养社群黏性:一方面,用户在自己参与和观看别人参与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有了认同感的用户,就从消费者变成了粉丝,而一旦把消费者变成粉丝就等于把已经付费用户的价值再放大挖掘了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别人和李笑来拥有了相同的用户数量,李笑来的用户产出价值也更高。
一款产品的设计分为“看得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所谓“看得见的设计”,是指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看不见的设计”:在这个层面,更多的是产品实现后运营的设计和赢利点的设计,对这个问题的设计却被很多人忽略了。李笑来和万维钢两人节目真正的差异不在于内容质量,而在运营和赢利点的设计上。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
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通过前面对李笑来订阅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前合理预判的能力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而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