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抄袭必纠)
美国首席大法官 约翰·罗伯茨在儿子中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被美国媒体广范转载。他的演讲颠覆了传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时会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的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对你好的朋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你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从而明白你的成功并非天经地义,而他人的失败也不是命中注定。
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偶尔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竟技精神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
愿你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抱有同情心;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迟早会来临。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如果你并非足够完美,那你不应该只做你自己,而是应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人们常说“做你自己”,是因为他们希望你不要屈服于他人的意愿随波逐流。但如果你都不了解自己,你是不可能“做你自己”的。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顺利,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社会不是自家的后花园。我们在社会江湖中游戈,必定要受到社会检阅及淘汰。
没有足够的逆商的孩子,无法对抗未来的风雨。
自尊心受损、心理遭创伤、被虐体验和健康失衡只是无数追求完整的人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因此,在未来的人生旅程的一部分,孩子们必须要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情感、身体和精神上尽可能地完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让他的后代留给世界更好的传承。
最近发生的17岁男孩在母亲面前跳桥的事件。大家在谴责母亲的教育方式同时,是否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对孩子进行了必要的挫折教育。
纳尔逊·曼德拉说过:“我们最怕的不是发现自己有所不足,而是发现自己无比强大”。
这个“强大”可以指自信心和抗压能力,这会引导孩子战胜困难。也可以是反的方面,比如负面情绪,如果被负面情心绪掌控身体,就会造成悲剧。
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和作为对孩子未来人生起很大程度示范作用、甚至决定我们的孩子面对人生时的态度和作为。
不惧怕困难,勇敢攀登就是人生,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那么我们自己就要率先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并把我们的抗挫能力传递给他们;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拥有成功人生之余,还是我们的好伙伴,那么我们必须与他们一起攀登,因为只有同行才能共同体味攀登征途上的高低险阻,才能在登顶时有机会为他们鼓掌喝彩。
祝愿成长和进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目标,更希望在坏事件面前,家长能带领孩子一起化挫折为动力,不断攀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