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大数的认识》一课中的活动经验的积累

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大数的认识》一课中的活动经验的积累

作者: 李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04:40 被阅读14次

    《大数的认识》一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了数位顺序表,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并给计数单位分级。

    本节课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在课堂上操作计数器,第一步先复习,通过操作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一个一个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个数,十个十是一(百)…,一直数到(万)。第二步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可以自己操作,一万一万的数,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的数……,这个过程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建立各计数单位的概念,自主构建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操作计数器的目的是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能力不同,可以是拔珠子操作,可以画一画,但到了后面,一定要有环节让学生去想象,在头脑中产生拔计数器珠子的画面,逐步训练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能力。

    本节课的知识点很少,不进行操作活动,把数位顺序表出示了,反复念一念,讲解一下新的计数单位很快就学完了,接下来还能做好几道题,因为有时间做更多的题,看起来掌握的也很好。

    表面上看两种方式学生都能学会,第一种的优势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第二种的优势是省时间,训练多。我们现在都提倡第一种方法,除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样是指向理解的深度学习。

    什么是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一件事,头脑中能产生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画面。像理解苹果的概念,头脑中一定是对应的出现苹果的图像。同样,理解计数单位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一些,头脑中要出现计数器和拔珠子的画面。所谓积累的活动经验,落实到头脑中就是一个画面或者一幅动态的场景。数学到最后可以脱离实物而抽象成定理、公式,但数学的基础却是直观形象的。

    理解了的知识,在头脑中更加活跃,随时可以调用,即使部分遗忘,但依据头脑中的场景画面,更容易通过推理回忆。而靠模仿学会但还没有理解的知识,遗忘之后,最终因头脑中缺乏基础素材而难以回忆起来。两种学习方式在考试中难以分清优劣,但对人的长远发展而言,好坏却一目了然。

    我们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更多精力要放在“为什么这样做”上,可以通过操作、画图、举例子的方式让孩子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不能只是套方法,把重点放在“因该怎么做”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大数的认识》一课中的活动经验的积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mw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