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养育

作者: HinQoo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20:30 被阅读0次

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话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去年带着孩子去参加团队活动,整场都是关于各种主题的分享与交流,可以说和孩子的联系并不大,活动持续了6个小时,带了几本翻翻书、一支笔、几张纸,孩子全程都没有哭闹很配合我,对于一个2岁不到的孩子应该算表现不错了!活动结束后旁边的同事大声夸赞我女儿:“嗨!你女儿这么长时间都能表现很好啊!

表现很好,是吗?关键词——很好。这个形容词要是用在大人身上,比如说,他是一个“好人”,那就意味着这个人品行端正、富有同情心。然而,一旦用在孩子身上,这个词的意义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她没有给大人添乱。

这也许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只需表现乖乖。

这样的思路想下去,你会希望让孩子成为乖乖的、安静的、不给大人添乱的孩子吗?也就是说你会采用怎样的养育方式呢?是不是让孩子驯服、听话、表现合乎成年人的期待?如果是受到这种思想的指引而派生出来的训导方式,势必就会把奖励与惩罚作为基础来控制孩子,这岂不是将亲子关系变成了“经济交易”——孩子表现得合意,父母大加褒奖与鼓励;孩子表现得不合意,父母则以各种方式收回爱并且施以惩处,虽然很多做法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尤其是打着“爱”的旗号。

如果沿用这样的价值观和养育方式,那么这样的爱就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乖巧、听话、表现好、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才爱他。一旦孩子不乖、不听话、表现不好、让我们失望、让我们丢脸、让我们受不了……我们的内心就感觉不到爱。甚至会用抛弃来要挟孩子,甚至还会说出一些伤害的话语,比如:“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再闹,我就不要你了!”甚至说“我把你扔了!”而这样的说话方式,也可能我们自己都亲身体验过?甚至有些朋友都亲嘴对孩子说过?我在马路上、餐厅里、游乐场里,很多场所,都曾听见过家长或者老人对孩子用这种方式说话。

或许你会问:我们也都是被这样养大的啊!有些话,我们的父母也对我们说过,难道还有跟这种价值观和养育观不同的方式吗?

的确是有的,这就是我今天阅读的《无条件养育》,作者是一位美国人,叫艾尔菲·科恩,他挑战传统教养理念,那些在中国也很流行,大家对此不假思索、习以为常的理念。

艾尔菲·科恩所倡导的养育观,总结起来是这样一段话: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更具体地说,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科恩在这本书的前四章着重探究的是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在第五章则探讨的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他们的成绩。后五章则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帮助我们远离传统的养育模式,达到一种更加接近孩子内在需求的境界。不过首先科恩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它的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能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要撬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本能想法,是从根本上让读者改变思想,而不仅仅是改变行为。对养育是该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的认识的不同,会很大程度上的决定父母的行为,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果说我最开始对作者的一些说法表示质疑,但仔细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至少我知道有条件养育,确实造成了我的一些性格缺陷。虽然认知让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改变了,但我却依旧不会去做一些特定的事情。

无条件养育的行为原则是一切以受众的感受出发,而不是以父母的想法出发。我以为对孩子好,就做了,孩子即使能理解,但却不一定接受。就像爱情一样,对方是个好人,但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收获:

1. 不加评判的倾听,洞悉真实动机,尊重孩子选择,做好准备接受不一样的决定。

2. 告知胜于怒吼,解释胜于告知,讨论胜于解释。与孩子商量,并给他留有行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强迫他立刻马上服从。

3. 换位思考,以身作则,沟通而不是宣泄,理解而不是训斥。

4. 想让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就要自己先不要自我为中心,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凭自己的心情评判事情。

5. 我们需要鼓励更多、评价更少、永远爱他。

作者的13点原则:

1.深思熟虑。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3.专注长远目标。

4.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6.尊重、尊重、尊重。

7.真实可信。

8.少说、多问。

9.记住孩子的年龄。

10.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11.不说没必要的“不”。

12.不要那么死板。

13.不要匆匆忙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条件养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oj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