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佛陀的智慧》 雪漠著
你想想看,短短几年,世界上出现了多少故事?政治界,文学界,艺术界发生了多少故事?曾经辉煌的人变成了阶下囚,曾经非常出名,整个世界都在为他喝彩的人,最后谁都在为他惋惜,曾经耀武扬威,千万人吹捧的人,最后都被所有人唾弃。多像在演戏?这些年里,老百姓看到了多少故事?又有多少故事无声无息的死去。多么热闹,多么喧嚣,也终究有一天尘埃落定。所有的故事不过如此。
我们的故事也是这样,这本书也是一个故事。我们相遇了,又演了一次《金刚经》里的故事。你不是你自己,你代表了无数个求索的灵魂,你的声音,你的人生代表了许许多多的声音和人生,我在跟你对话,也是在跟世界对话,你只是我的一扇小窗,我通过你看到的世界,世界也通过你看到了我。
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苦乐都是角色和记忆,戏演完了,角色就要下去,谁都是这样。只是好多人的戏不显眼,你没看见而已,而你的戏又有多少人能看得见呢?人不是活给别人的。活给别人的总是活得很累。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台上表演的人,永远都是他的话语权,永远都是他的风光,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背后的东西呢?梅兰芳的人生多么精彩啊,她演了很多很多的戏,自己也活成了戏。但人们只记得她在荧幕上、电影里的辉煌,却不知道她病中的恐惧,焦虑,寂寞和凄凉,更不知道她死亡的时候有多么的悲惨,不知道她魂归何方。我们永远记得林妹妹的温柔,但我们看不到陈晓旭死时的凄凉。我们满以为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其实不是那样,每个人都有风光的一面,但每个人都会黯然退场。绝无例外。有一天,你我也会这样,只是有人在退场前升华自己,给世界留下一个光辉的背影,而有的人却做不到。前者,更是佛教修行的意义。修行就是把生命当成一个过程,把人生当成一场戏,完成自己的角色,实现一种升华,虽然其中有悲有喜,但都是一种剧情,剧情越复杂,人生就越丰富。但人跟人的经验还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雪漠写的东西很丰富,很蕪雜,是一种“魔力美学”,像密乘中的唐卡一样,有无数个胳膊,有无数双手,有无数个让人眼光缭乱的法器。真是这样,“大漠三部曲”出来了,“灵魂三部曲”出来了,《拜月的狐儿》出来了……而我其实只是随缘,有了那么些因缘,有了那么些感觉,我就流出它,“生”出一本书来,下一次又有其他的因缘,那么我又会生出其他的作品。世界在纷繁变化,我也在变化,每个角色我都会好好的演完,但我不会执著它。因为我知道这会儿锣鼓喧天,角色纷纷繁繁,谁都在演自己的戏,但戏一演完,谁都得下场。有些戏会被人记住,这当然很好,但大部分的戏都会被人忘掉。《窦娥冤》就很好,千年之后,我们仍然会因为它,记住关汉卿。还有密勒日巴,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读他的道歌,也在因为这些道歌受益,因为他传下的教法受益。而有些人连子孙都不记得他了,儿子也在忙着演自己的戏,我连我的太爷爷,我父亲的爷爷,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我爷爷的名字,所以我准备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书里,不然几代之后,人们就不知道雪漠的父亲是谁了。
菩萨就是演戏的人,他演的什么戏?度众的戏,但最初的他也不是主角,他也做过“跑龙套”的。所以你也要从最初做起,先胜解作意,永远不要忘了有人在看你演的戏,也不要忘了你设计的剧情与度众的发心。你还要精进。菩萨就很精进,他做事就像头发被点燃了,想要尽快扑灭一样,真的是迫在眉睫。我每天的禅修,每天的做事是也是一样,也很精进。我们都不得不精进。因为生命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人生哗哗哗地过去,才一眨眼的功夫,生命的布就扯出了好长一截。
但你不要执著,菩萨不管多么精进 都不着急。他从来都是努力而从容,他不在乎做事的结果。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什么样的结果都在飞快成为过去。[/c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