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进化论隐含的演化思维

进化论隐含的演化思维

作者: 陇西读书与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09:46 被阅读18次

这段时间对思维挺着迷的,总感觉自己在思维上欠缺太多,明明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活成了一个笑话。既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而我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是相当多,那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会有天壤之别呢?

应用前几天学的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基本分析模型来分析一下,从输入、过程、输出三个方面来分析。输出之所以与成功者有差别,那原因肯定就出在输入与过程这二个环节。输入什么当然很重要,但往往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输入是一样的,输出却截然不同,所以,更关键的其实并不是输入,而是过程,这是效率的关键所在,也是人与人的差距所在。

说到过程,让我们拉长时间尺度、拉大空间尺度来思考。拉长时间尺度,我们来看人类进化,看宇宙变迁,看自然进化,我们逃不开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任何一个人都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宇宙万物的奇妙,每个人都会有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的思考,这神奇的一切到底是由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缔造出来的,还是自身的不断进化缔造的。远古的时候,人类面对这一切,只能归结于一个超脱万物之上的上帝或神灵创世说。时至今日,我们越来越怀疑这种观点,我们开始越来越相信自然进化的思想。我们相信生命只是一个意外,在无数次生命的意外选择中,不断进化,最终创造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传统的观点是世界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是上帝利用一周的时间创造了这一切,这个世界是上帝事先的规划。事实却是,这个世界并不依赖规划,而是一点点的演化。无论是宏大的人类文明的进程,还是具体的某个伟大人物的成长,抑或是哪个伟大企业的成长,都不是依赖自上而下的规划,反而是通过无数次细微的演化来不断地进化的。

马特.里德特在《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中说:我们所有人都存在一个盲点,那就是,人人都以为,世界主要依赖规划。实际上,很多事物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规划。拿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来讲,原本地球上是没有生命的,后来慢慢地有了单细胞生物,再不断地演化成多细胞生物,再一路进化,最终人类产生了。人体各种精密的器官,都是自下而上一点点演化而来的。

现实社会亦是如此,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有一个总设计师,规划现在的格局。号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理论,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小平同志的观点是先行先试,看看再说。比如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的年广久,雇用了十几个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雇工到了八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七下八上”是一条铁定的界限。那么,年广久算不算剥削呢?这成了十分敏感的话题。当时,小平同志明确指示”不要动他“,正是对新生事物的包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才取得了历史瞩目的成绩。回过头来看,这一切难道都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事前的伟大规划吗?估计很多东西的发展变化都不是小平同志当初设想的那样吧。

很多人不相信演化的作用,总以为有一个神或上帝在操纵这个世界,在他们的心里,如此精妙的世界,怎么可能是由随机演化而来的呢?

现在正火的AI的发展可以证明这个演化作用,之前关于使电脑如何像人类一样学习一直是困扰计算机科学家的难题,后来,计算机科学家想出来了一个方法,不是预先将所有程序代码编好,安排让计算机怎么做,而是巧妙地设计一个可以不断自我学习的程序,比如设计一个机器人行走的程序,刚开始随机设计一个机器人,可能根本无法行走,然后,将机器人复制N多个,让它们随机地行走,计算机科学家在这众多的机器人里,使能够多走一步的机器人继续复制,如此循环,最终培育出了能够像人类一样行走如飞的机器人。这就是机器自我学习,这个实验就是建立在演化思想上的不断地迭代。计算机科学家不知道机器人成功行走的原理与代码是什么,但是却能够成功地使一个刚开始什么都不是的机器人通过自我学习不断进化,最终像人一样可以行走。

演化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累积选择。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分两种选择模式,单步骤选择和累积选择。如果你每次做事情,都是从零开始,就是单步骤选择,但如果你每次做事情都能在上次的基础上进步,就是累积选择。这就是很多同龄人之所以差距那么大的原因所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基础是一样的,但是,后来有的人习惯于单步骤选择方式,每次都回到原点,重新开始。而总有一些人,懂得累积选择,每次都在原有基础上精进,每一步都不浪费,每一步都有成长。特别是个别人懂得借力,懂得借助顶尖高手的经验,向顶尖高手学习,在这些顶尖高手累积选择的成果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累积选择,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有些人站上了一个好的事业平台,比如说如果你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美团等的前几十号或前一百号员工,那么你的发展跟那些在夕阳产业的小企业就业的同学或朋友相比,那成就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能力的成长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因为,你的成长是你所在的平台累积选择的结果。所以,没几年的时间,同学、朋友之间的差距就打开了几何级的差距。

之前在混沌大学的课堂上听说过,一个演讲嘉宾由于找工作失利,没法像同学们那样留在北京,没法进入当时的大公司,只能回到杭州老家,加入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阿里巴巴,当时马云给这位同学的印象也不是太好,觉得可能不是靠谱,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先干几年再说,毕竟好歹也算是互联网企业,到时可以方便跳槽到互联网企业。几年过去了,阿里巴巴成为了一家伟大的企业,他本人也迅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重量级人物,反观之前的那些同学,与他相比明显要落后一大截了。原因在哪?不就是平台的累积选择在个人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功效吗。由此可见,选择一个好的事业平台对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是多么地重要。

人才涌现有一种扎堆效应,往往人才会扎堆出现,湖南清代以上的历史时期,基本上很少出全国性的人才,自陶湗开始,湖南人才开始涌现,尤其是曾国藩的湘军,人才辈出,随后湖南开启了人杰地灵的时代。科学研究也是如此,比如芝加哥学派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就很多。再比如说新闻上经常报道的学霸寝室,全寝室的人全部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或者国外名校。就是因为相互之间学习、累积选择的结果。

而大部分的人明明有很多年的经验,却依然没有什么能力。这是因为他每做一次,成功率是一样的,他都是从零开始。而另一些人,即便只有很少的工作经验,却能力更强,因为他每做一次,成功率都比之前更高。

可见,要想使自己的成长是累积选择,不断进化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复盘能力,把过去踩过的坑、成功的经验都提炼出来,变成一个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走向下一步,而不是每一次都从零开始。

相关文章

  • 进化论隐含的演化思维

    这段时间对思维挺着迷的,总感觉自己在思维上欠缺太多,明明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活成了一个笑话。既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固定...

  • 进化论的演化思维

    演化思维可以用来调整我们的创造力,那就是让大脑置于一个更容易产生随机关联的环境中,比如,写作就是一个主动设计环境的...

  • 《利他之心》(4)人类的出现,是演化史上一次非常偶然的事件

    前面讲到,演化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因的演化,一个是文化的演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基因的演化过程,但是并没...

  •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28

    演化思维:你要学那个版本的谷歌? 破除静止思维,建立演化思维 演化思维就是给所有事情,加上一根时间轴,然后观察事情...

  • 人类在动物时代就已经遍布世界

    进化论的提出也就引出了一系列推论:人是宇宙演化的产物,人是地球的一部分,人生活地球内部,人类参与了地球的演化...

  • 经济里的演化思维1:市场这个大生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家都很熟悉。evolution,相比于「进化」,其实叫「演化」更为贴切。首先,...

  • 演化和进化,进化论思维的两种用法

    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应该翻译成《演化论》。 进化两个字,带有一种肯定是往更好的方向演化的倾向性...

  • 自下而上的演化思维

    老天没有决定任何东西——既没有回报你,也没有培养你,一切都是个人自己碰运气和奋斗得来的。 1、世界观:演化没有目的...

  • 演化思维的升级

    从严复翻译《天演论》至今已经百年有余,从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就在国人口中传开。中国在特定的历史环...

  • 不要被简单的静止现象蒙住了双眼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一百九十七天 今天我们继续来看提高洞察力的第三种思维方式:演化思维。 所谓演化思维,简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进化论隐含的演化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p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