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作者: 池荷新影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06:36 被阅读0次

成语释义:

比喻在战争中避实击虚,声东击西,迫使敌人撤兵,变被动为主动。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团团围住。赵王难以取胜,就派人求救于齐威王。

齐王命令将军田忌、军师孙膑点动人马,解邯郸之围。

田忌准备直接去邯郸解围,孙膑对此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要解开乱丝,强拉硬扯绝不是好方法;要使双方停止争斗,就不能帮他们打架。现在魏军主力正在邯郸鏖战,魏国内部必然没有多少兵马。如果我们直接去邯郸,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怕我们还没赶到,邯郸就已经失守。不如我们率军向魏国的都城大梁发动攻势。

“大梁受到我军的威胁,庞涓必然离开赵国去救,这样一来,赵国之围就解了。而魏军全力进攻赵国,已经很疲劳,再跑好远的路回转大梁,精神更加疲惫。我军则占领险要的地方,以逸待劳,何愁打不过魏军呢?”

田忌本来就对孙膑很佩服,再加上孙膑
说得合情合理,他就听从了军师的意见,率
领大军进攻大梁。

魏将庞涓听说大梁危急,只得撤兵救援,邯郸之围自然也就解了。魏军退到桂陵的时候,田忌、孙膑将人马埋伏在深山峡谷
中,抓住一个有利时机,突然冲杀出来。这一下子,本来就疲惫不堪的魏军被打得大败。
庞涓在乱军中被杀死。

桂陵之战,齐军大获全胜,既解了赵国
之围,又打击了魏军主力。

相关文章

  •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成语释义: 比喻在战争中避实击虚,声东击西,迫使敌人撤兵,变被动为主动。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

  •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是近义词,围魏救赵侧重行动,声东击西侧重口头宣传。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战国...

  •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命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国力难以抵住魏军,就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

  •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并围住了邯郸。赵成侯知道自己的国力难以抵住魏军,就把中山之地...

  •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三五三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叫田忌、孙膑带...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pl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