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棉袄

作者: 所谓伊人J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16:44 被阅读0次

那年我死皮赖脸地跟着父亲去兴化,急急忙忙拿着的是大襟棉袄。大襟是书面说法,我们小时候叫大袱棉袄。

搜索一下百度,“袱”字意思用来包裹东西的布单,最通俗的组词“包袱”。

所谓大袱,是与对襟相比较而言。

我出生在60年代末的小村庄,打小穿大袱衣服,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穿对襟衣服记不清楚了,肯定十岁开外,有十三四岁了吧,儿时的事情,有些记得,有些记不得。

因为十岁那年的夏天,母亲终于舍得去供销社大手大脚地扯回几尺的确良布,然后请裁缝给我做了一件粉红对襟衬衫,我穿上身之后喜不自禁,觉得对襟衣服很奇怪 ,那件事印象深刻。

儿时的记忆里,那些从医院、学校、粮站等单位走出的工作人员才穿对襟,因为他们是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与穿着打扮完全区别于土里扒食的农民。

我们所穿的大袱衣服,斜开襟,从左脖子一路蜿蜒向下,到左胳膊腋窝,再到褂边,弯弯曲曲一排纽扣。

大袱所用纽扣,供销社没有现成的卖,那时的纽扣,无论棉衣,还是单衣,都是用边角布料手工盘,顾名思义盘纽扣。

我母亲虽然手工笨拙,但缝缝补补总是会的,为我们兄妹五人灯下盘纽扣的场景我还是有记忆。

在看了裁缝与母亲盘纽扣之后,生性好动的我也学起了盘纽扣。

布片裁成长条,两边合拢在一起,分别内折,用针线接缝,再一圈一圈盘起来,就像冬眠的蛇。

这是扣,把缝好的布条打成拳头状的结就成了纽,一副纽扣就成了。

我上县城读高中的第一年,寒假回家,母亲给我做了一件手工棉袄,纽扣我和母亲一起盘。

跟小时候不同的是,这件手工棉袄洋气多了,对襟样式,再不是那种老式斜襟大袱。

母亲还请裁缝做了一件外套,套在棉袄外面,包括棉花胆心,里外三件套。

过年了,我穿上粉红色新斩斩对襟棉袄,整个人开心得要蹦起来。

高中三年,这件棉袄穿了三个冬天。

后来的冬天,姐姐给我买了滑雪棉袄,宽边腰带束身,既鲜亮又时髦,相比之下,母亲做的盘扣棉袄就显得尤为笨拙 ,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这件棉袄一直被母亲收在掉漆红木箱子里,她担心我以后日子不好过还会用得着,直至十多年前老屋拆迁,这件棉袄才不知下落。

连母亲和父亲自己都没人要了,何况一件过时的棉袄?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带去兴化的那件大袱棉袄,以及我高中三年穿的盘扣对襟棉袄,现在想起来,仍然清晰明亮,却再也无处寻觅了。

相关文章

  • 母亲的手工棉衣棉袄

    我的母亲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农村妇女,母亲出生于50年代,经历过灾荒、大锅饭、文化大革命,动荡不安的生活造就了母亲质朴...

  • 心语一百16

    ※ 吃完早饭,小姑娘做手工,我在她身边看书。怕我寂寞,将手工的配件放我身边,说让它们陪着我。难怪都说女儿是小棉袄呢...

  • 喜欢那件小棉袄

    那件粉底白花的小棉袄,是她的最爱,也是我的最爱。 在现时代,很少有穿着手工做的棉袄上学的学生,她却是这个班唯一的一...

  • 520特别活动

    宋老师的5.20手工活动 (上篇:手工篇) 咱们洋葱读书会又出新玩法 今天自己缝了两个香包给小棉袄们,招财猫和日樱...

  • 温暖的小棉袄――李佳一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温暖的小棉袄。尊敬长辈,体贴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热爱制作手工作品,热爱画画,热爱舞蹈,...

  • 严寒在撒盐的上学路

    儿时每日步行几里地去上学, 背一个手工缝制的布袋, 里面装上妈妈前夜做好的饭菜。 身着妈妈改制的大红棉袄, 半途已...

  • 乡下心情日记.1

    冬天回到老家,我就变成了村里的鲍二妞………… 在城里,我是这样的 回到老家,穿上了手工针织棉鞋,老年式棉袄和花棉裤...

  • 孩子的“无理取闹”,或许是因为“情绪崩溃”

    1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孩子都是穿大人们自己手工做的棉袄,各种花样的布料缝上棉花、外面套上一件外套,构成了我们整个冬...

  • 嗨!我的世界!

    小文 在燕儿的身体里有个小丫头,我叫她小文,她管理一切燕儿的文学方面的事务。 她长得瘦弱,穿着身破旧手工缝制的棉袄...

  • 大棉袄小棉袄

    冬至过后,爸爸照例穿起了那件深棕色的绸缎棉袄。它已经半旧了,失去了当日的鲜亮和芳华。二十年了吧,爸爸从六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工棉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pm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