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一篇比较感人的散文,来自贾平凹老师的《纺车声声》。贾老师以一个孩子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十几岁时家庭里的真实境遇。文字朴实真切,情感饱满厚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触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贾老师的父亲因为身份的误判,被关到了其他地方,家里失去了唯一的顶梁柱。贾老师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抚养几个孩子的重担就压在了其瘦弱的母亲身上。
俗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贾老师的母亲平日里辛勤的耕种庄稼,并通过日以继夜的纺线和织布来换取微薄收入,尽己所能的省吃俭用,勉强让一家子存活下来。
因为家庭生活拮据,且有些强烈的责任心,贾老师就主动选择辍学,留在家里帮忙干活,积极的去“赚工分”,以此来减轻母亲和家庭的压力。
再后来,在邻居的建议和带领下,贾老师选择了去山崖边砍柴,用柴火来换取收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稍微攒下了一点积蓄。
考虑到那台旧的纺车已经多处损坏,纺织的效率下降了许多,母亲变得更加辛苦,贾老师就用全部积蓄给母亲购置了一台新的纺车,完成了母亲的一个重要心愿,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希望。
文章中多次提到,纺车在不停地转着,不断地发出“嗡儿嗡儿”的响声。而这个声音,既是贾老师童年的点滴陪伴,也是其母亲辛勤劳作的见证,更是那个家庭得以存续的力量之源。
——2021年10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