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古今中外
120.学习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120.学习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作者: 山水凡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18:32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者,具名曲子词,即今日所说的“唱词儿”是也。初起民间,后落于文士之手,遂为雅制。然而花间酒畔,艳丽为多。创新境者,李后主、柳耆卿、苏东坡,皆另辟鸿蒙,沽溉百世。

然能创新境犹易,创奇境更难。所谓奇,非荒诞怪谲之义,但出入意表全在常流想外使人击赞此即奇境。在词境中乎有,乍开耳目,不禁称奇叫绝者,如坡公此作,可谓奇甚。

常说天风海雨,一洗罗香泽之习足令通者胸次振爽,为之轩朗寥廓——此犹是不寻常之为奇者也。若坡公此等词,则唯以最寻常最普通最不“值得”入咏的景物风光写之为词,此真奇外之奇!

在《全宋词》中,月露风花,比比皆是,寻此奇境,唯有坡公,所以为千古独绝。然而,东坡又何为而写此词耶?盖他自家那时正做“使君”——元丰元年,苏轼在知徐州任上,地方春旱,因至城东二十里石潭乞雨。

既得喜雨,故复至石潭谢焉,于路中作此等小词五章,此其第四也。一片为民忧喜之心情,于此写之。其境之奇,其笔之奇,方知并非无故。

然而又有一义,亦复不可不知:东坡口不明言,却笔笔是赞美野人,句句是感叹自己。苏轼之意若曰:野人家尚能赐我一杯粗茗,缓我渴苦;而我可以赐农家者又何物耶!?岂不愧煞,岂不痛煞。有如此胸襟,方写得如此词曲。至于文辞音节之美,尚待细究乎?

相关文章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并译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作者:宋.苏轼 译析:石宏博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

  • 最美宋词鉴赏,一生至少要读一遍!(十二)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

  • 宋词300首(1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

  • 转载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原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散文...

  • 浣溪沙 · 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半依古柳卖黄瓜。---苏轼 枣花纷纷落在行人的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

  • 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 溪 沙 宋 ·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

  • 赏《浣溪沙》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

  • 草书苏轼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0.学习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w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