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最大的困难在于对时间的控制容易走向极端,大部分时间要么完全拥有,要么完全失守。
手机和电脑的粘性意想不到的大,以至于在中午出来偷闲的时候在靠椅上晒着秋后的阳光,看到一个妇人弯着腰用手拨弄着大米,觉得有些恍惚。生活是活生生的,之前却早出晚归,很少感受到这些气息。
想起十一的时候回家,陪着家人逛逛公园爬爬山,跑到湖边看日落,光芒异常美丽而温柔。然后回家安心吃饭贴秋瞟。也不是没有烦心事,老爸的身体总还是不甚舒服,心态也不好了,实在放心不下,只能请朋友退掉去武功山的车票,安心留在家中,争取一点陪护的时光。
完全没有离家出行的长假,这还是第一次。时间过得很慢,仿佛消失了行迹,只留下余韵悠长的家长里短。尽管这样的日子也并不会因为偶尔的亲切变得全然可爱,该受的痛苦一个不落,但对于时间,人会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拥有感。
反而是回到工作城市的小公寓,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时间失控的漩涡。安安静静的房子中,一张桌椅、一个手机,就可以悄悄放走一两个小时。
为了避免临睡之前的懊悔莫及,只能告诫明天的自己再也不许这样了。但是今天毕竟是已经消逝了,告诫最后便又会沦落为自我安慰的形式。慢慢地发现症结在晚餐。吃饭既然没有人可以讲讲话,就只能求助于电子荧幕,弄出一些声响,营造一些热闹的氛围。于是一个接一个的看,直到不得不起身才忍耐着动弹一下。
吃饭是一件大事,除了维续生命,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自我抚慰吧。人可以一整天的沉默,唯独在吃饭的忍受不了静谧。边吃着饭,边聊天便是人与世界在时间的缝隙难得的一点联结了。
后来便尽可能在外面吃晚饭。抖落一身夜色生香,才放心下沉到屋内一方清静。创造好环境,一到桌前坐下或读书、或写写画画,都是心无旁骛。
至此,才觉得梁漱溟说得真好,心情一不可以懈,二不可以乱。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
独居,意味着尚有大把空余的时间,是要沉溺在循环的光影中、无休止的聊天、购物甚至是发呆,都凭个人意愿,只是到底还要多争回一点时间的主动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