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慢慢变大,周围催促婚姻的声音开始变得越发频繁。偶尔和家里打几通电话,父母也总会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你需要早点找对象”的建议(为什么他们不建议我周游世界呢?)。
婚姻是人类出现以来逐渐形成并持续了几千年的制度,一开始,它只是一种人与人相处的关系,到后来,却成了一种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文化。所以也就不奇怪当年轻人对婚姻提出质疑,并且发问“为什么要结婚?”,“结婚有什么意义?”时,长辈却总做出这样的回应:年纪大了,总是要结婚的嘛:虽然无力,但却笃定。
可是,世界发生变化的速度总是领先于大多数人的感知。当那些作风老派的陈旧思想还未爬出对往昔的缅怀,世界早已悄无声息地丢下它们跑向更遥远的未来。在婚姻的领域里也是如此,当越来越多的老一辈人逐渐焦虑儿女为何迟迟不结婚时,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焦虑而停下改变的脚步。
上面的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平均初婚年龄逐渐上升。正是因为这个生活中的事实和我周围出现的建议不符,才使得我心血来潮,决定对“婚姻”进行一番好好的梳理。
狭义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度,广义的婚姻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因为除了一夫一妻制之外,我在维基百科上还看到另外一些其他的的婚姻制度:比如“群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同性婚姻”……
婚姻的历史可能远比我们理解的要丰富得多。
为什么要结婚?
对于个体而言,传统的婚姻一方面可以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夫妻协作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寂寞了,有个人在身边可以聊天作伴;灯泡,电器坏了,家里多出一个修理工;平时屋子有人打扫了,也有人给做饭吃了,等以后有了孩子,再共享天伦,想想也确实是一个温馨美满的画面。
但是事实上,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发明显,你的每一个需求都越来越有可能在市场上找到更专业的产品来满足。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发展出来的便利,层出不穷的APP应运而生,并且逐步取代掉你人生中伴侣的传统作用。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或许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或许还不如手上的那只手机管用。
从社会角度而言,婚姻是政府构建社会关系并且使之保持稳定的一种工具。游离的个体会因为拥有越多牢固的社会关系,而变得趋于稳定(大多数父母口中的“找个稳定的工作”,“早点成家立业”,作用都是如此)。当婚姻成为一个人不得不经营的事情时,处在这种牢固关系里的个人也就没有更多机会去做“出格”的事情,社会因此变得更加安稳与可控。
《霸王别姬》里就有这样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面对游行的学生群众,那坤转过来如此说到:“瞎哄哄,学生不都没娶过媳妇吗?又没钱找姑娘,总得找个地界煞煞火”。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更有理由鼓励单身青年更早结婚,只是,与“稳定”想交换的是每个个体更加宽广的“自由”。
从人类这个种族的角度而言,结婚的意义是为了合法地繁衍后代。没有办法,延续生命是每个生物潜在的生存使命。但是,随着生物科技技术的发展,生育后代不再只能通过天然的方式进行,同性恋可以通过大声疾呼:“把生养后代的任务交给那些异性恋吧”,以争取同志婚姻合法化的权利。那么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同样的,他们也可以大声呼喊:“把生养后代的任务交给那些生物科技吧”,从此变不再需要承担起为种族生儿育女的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婚姻对于个人而言的功用性在逐渐降低。你越来越难以找到足够客观且有力的理由去支持婚姻的合理性。也许,以后关于“结婚”会沦为一种和“旅行”,“读书”,“观影”,“体育”一样的生活方式,又或者,两个人结婚的动机最终回归到那个最初始的,但是却又最纯粹的理由:
因为爱
如何经营结婚?
任何一段良善且持久的关系都需要“公平”作为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不在少数的关系都终将会滑向不平等的结果。为了坚守彼此的利益,当事人不得不使用额外的手段,诸如感情、舆论压力、以及法律来维护,而“关系”也因此慢慢沦为沦为一种名存实亡的口号。婚姻作为人类众多关系中的一种,事实上也是如此。
我们当然向往一种理想的婚姻关系,它纯粹基于这份关系本身,或者纯粹基于爱:“如果是真爱,何必需要一纸婚书”。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的变数在撕扯,理想的婚姻关系因此变得敏感且脆弱。婚姻法,婚前财产协议,无一不是人们为了避免婚姻的破裂而所做的努力。
当然,所有事情的理想结果都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但是如果是为了要经营处一份美满的婚姻,这个理由也足够多数人为之努力并且去实现。你的另一半必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除了1.最初使你们互相释放荷尔蒙的那个称之为“爱情”的契机(也许来自外貌,身材,思考方式,文化内涵,一次相亲,或者一次邂逅);2.互相陪伴的时间;3.你们还需要一致的三观和一条未来相似的成长轨迹;4.以及更重要的是对方拥有怎样的德行和对待问题的姿态。
也许,等到最后的最后,让你在一段婚姻中感觉满意且无悔的那个人,可能并不在于你有多爱他,或者他有多爱你,而是他能否有智慧去认知一个伴侣应有的职责;能否得体地去履行他的担当;最终成为一个做任何决定与举动,都让你心服口服的人。
事实上,更好的方式也许是你可以以对待一个项目的姿态来对待婚姻:事先做详实的准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放下相互的埋怨;对它有一个期待,并且有一个标准来衡量是否成功实现。刚好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份他人转载的,美国婚姻专家开出的婚前必问的15个问题,也许会给对此感兴趣的人带来帮助:
1、我们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谁负责?
2、我们的赚钱能力及目标是什么?消费观及储蓄观会不会发生冲突?
3、我们的家庭如何维持?由谁来掌握可能出现的风险?
4、我们有没有详尽地交换过双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伴侣的态度有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6、我们有没有自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惧?
7、卧室能放电视机吗?
8、我们真的能倾听对方诉说,并公平对待对方的想法和抱怨吗?
9、我们清晰地了解对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吗?我们讨论过孩子将来的信仰问题吗?
10、我们喜欢并尊重对方的朋友吗?
11、我们能不能看重并尊敬对方的父母?我们有没考虑到父母可能会干涉我们的关系?
12、我的家族最让你心烦的事情是什么?
13、我们永远不会因为婚姻放弃的东西是什么?
14、如果我们中的一人需要离开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吗?
15、我们是不是充满信心面对任何挑战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希望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去准备一份得当的婚姻,如果,你依旧觉得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的话。
:)
PS:封面截图来源:电影《时时刻刻》
如果你文中的一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也欢迎分享给你觉得应该分享的人。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激励,也有助于你看到更多我的思考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