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形而上学史

形而上学史

作者: 失落的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8:12 被阅读0次

    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前期: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源
    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源
    恩培多克勒: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源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纪):

    什么是存在?(万物皆存在,但什么是存在?研究这个问题就OK了。开始对物质的研究physics)
    存在的最终原因是什么?(metaphysics,形而上学)

    柏拉图:
    感官世界和理性世界

    ,,,,,,,,,,,,

    笛卡尔(17世纪):

    我们是如何知道世界是如此这般的?(回答存在必须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感官可靠性是存在怀疑的。)
    哲学支点: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唯理论)
    队友:斯宾诺莎,莱布尼兹。

    洛克(反对笛卡尔):

    人的心灵就像一块板板,如果没有感官的刺激,就无法形成任何知识或概念的。空洞的我思除了证明自己以外什么也推不出来。这样要获得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实验,从大量的事实中归纳出共性和规律。
    队友:贝克莱,休谟。

    贝克莱:
    直接提出:存在即被感知。(既然不能确定感官感知道的世界是否为真,而我们又只能依靠感官来认知世界,那么干脆取消现实世界这个假设,直接认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感官世界里,不是更加简单明了了吗?)

    休谟:
    提出: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在发现第一只黑天鹅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无从得知(想想贝克莱)。二是感官世界的规律也是不可知的,因为无论多么丰富的经验知识,都不可能推出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

    ,,,,,,,,,,,

    康德(18世纪)(形而上学的高潮):

    提出:理性为自然立法。(人的意识并非单纯的白板,虽然知识的原料只能来自感官经验,但这些经验进入人脑后是会被整合和加工的,怎样整合加工就是靠时空和因果。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也许真的不可知,但我们的意识所感知到的世界却是可知的,因为我们只能这样感知。)

    结束:
    一,客观世界可能不是真的存在,但没关系这不重要,感官世界已经足够真实了,研究它就可以了。
    二,我们只能感知到事实而无法感知到因果,但没关系,这不重要,我们只能以因果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因此,世界的规律是存在的,去寻找就是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而上学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yy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