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的国家,好像烹煎很小的鱼那样,不能时常翻动导致破碎。运用“道”去治理天下,那些鬼神就起不了作用了。不仅鬼神起不了作用,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这样人们彼此相安无事享受自然的恩泽了。
导读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比喻,统治者要懂得为政的关键在于安静无为,要小心谨慎,节俭、爱惜民力,不能乱发政令扰乱人们。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
感悟:
这一章主要讲“道治”的境界。天地间有阴阳二气,掌管阳气的称为“神”,掌管阴气的则称为“鬼”,圣人依照道的法则来治理天下,使阴阳交融成一团和气,所以鬼神就不能发挥作用了。不但鬼神不能发挥作用了,就连治世的圣人也好像无所作为似的,一切事情的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便是道治的境界。
本章老子依旧强调自然无为,如“以道莅天下”一句,表达的就是以自然无为来治理人下。自然无无为的思想贯穿《道德经》的始终。
一个人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要遵循无为的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老子以烹煎小鱼来喻指治理国家,旨在强调无为而治的重要性。统治者只有做到安静无为,才能使国家大治。否则,就会带来灾祸。管理者如果想使国家安定,就必须小心谨慎,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不要强加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才会起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如果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治理国家,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也会动乱不止。
一个时代如果呈现出阳气鼓荡的特征,或是一个人的身上充满了活力和朝气,那么我们便难以发现鬼神的踪影;如果一个时代呈现出阴气凄迷的特征,或是一个人的身上充满了颓废之气,那么鬼神就会莅临。
老子的鬼神观颇寓有现代精神。他认为,道是正气伸张的表现,它不但能压倒一切邪气,还能使充满邪气的鬼神没有立足之地,甚至使其丧失奇异怪诞的功能。所以,在大道面前,鬼神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
鬼怪到底是什么?其实,鬼怪只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意识之中,它并非客观的存在,是自然界不和谐的产物。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遵循自然大道,竭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要遵循自然道法,让人们自由生活,自主做事,与天地和谐相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和和美美,大美其美,美美与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