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部发布《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
《报告》强调:老年人“互联网追爱”根本原因是其真实的情感需求在现实中被忽略或未能得到满足,才转向互联网寻求替代和满足。
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应该被看到、被重视。
那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该何处安放?
本次研讨,邀请了北师大心理学部彭华茂教授,专门聊了这个问题。
生活中,为人子女者,对父母往往报喜不报忧:
工作或生活烦恼,喜欢自己扛。
大多数子女传递给父母的信息是:
“我们很好,不用挂念”。
专家指出,子女应该适当给父母报些“小忧”,向父母倾诉、“求助”,这样,父母在为子女们“分忧解难”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这点,很重要。
人老了,最怕自己被社会淘汰、被家庭“边缘化”,最怕感到自己“没用”了。
给老人找精神寄托,让他们老有所为,让他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和释放,会分散他们网络“追爱或追星”的精力。
作为子女,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如果实在没时间常回家,也要常与父母视频或电话聊聊天。
要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和情感需求,特别是多关注独身父母的情感需求——能帮找个老伴儿的,积极撮合,不要反对和阻挠单身父母再婚;
如果父母不愿再找老伴,就给他们找“事儿”做:
常报点“小忧”,让老人分担。
短视频和直播的使用,丰富和补充了老年人情感需求和精神寄托,应正确引导老年人理性观看和使用。
使用或观看短视频,有助于缓解老年人情感孤独。
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