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母亲,儿子三岁不到,我每天都在想着早教的事情,让他如何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又害怕快乐的童年给他一个不快乐的中年,纠结与摸索中用儿子实验。
隔壁工厂的张总,我婆婆更爱叫她老板娘,作为晚辈我还是称呼她为阿姨的。今天也就因为她的一番话,让我觉得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能有多大,给了我一个努力的方向。
她跟我说她在他儿子刚工作的时候很是担心,担心儿子会不会适应工作,会不会被排挤,纠结了很久给她儿子发了个微信:初入社会要谦卑,遇到比你强的人要学习,遇到年长的人要尊敬,遇到不如你的人要帮一把,希望你在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为人处世。
阿姨发给她儿子的微信内容看上有些像心灵鸡汤,但是作为一个母亲,愿意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心平气和的和儿子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期望,我觉得要比很多母亲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口气来数落自己的孩子要好的多。
简单说一下阿姨的儿子吧,一米八的个子,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扎在人堆里,是会被忽略的样子。今年25岁,去年在英国硕士毕后业回国,从回国之后一直在上海求职,今年过年获得了在浦东某个证券公司的工作,初入职场年薪已过十五万。我知道很多人觉得15万在上海浦东,不算多,但是我作为一个在三线城市生活的普通小市民,还是很羡慕的了。这样的孩子,现在还不能算成功,但在同龄人中,也算的上优秀了。
阿姨的那番话中,我觉得,他儿子的今天,与她的教育息息相关。随口便和阿姨闲聊,问问她是怎么教出了这么好的儿子,阿姨到是认真的跟我讲起了与她儿子相处的点滴。
儿子最听她的话。爷爷奶奶宠上天,但只要妈妈开始数“1--2----”,立马归位到该做的事情上。阿姨说那是她儿子在多次数到3后,受惩罚得出的经验,阿姨还强调,自己自然不会无理取闹的数1.2.3来吓唬儿子,别人跟着起哄,逗孩子,她也不会跟着数,这种多是小时候用在叫他吃饭,洗漱上面,让他不要磨叽。
儿子一路成长都是乖乖仔,阿姨说她的儿子一直都让她很放心,她也只是偶尔跟儿子说一下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多数的内容不是关于成绩,而是待人接物上,有时儿子会听不进去,那就换个交流方式,就是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儿子,听不听,是儿子的事了。
真真是谈起她的儿子,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看了看我旁边的这个,拿着小猪佩奇爱不释手,听着佩奇一家的故事,全神贯注。随他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