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知道节日意味着有美食可吃。而端午节正好赶上麦收时节。那时候,收麦子没有机器,要靠人一镰刀一镰刀把麦子撂倒,然后我们再用草绳一捆一捆扎起来,再用排子车,一车一车拉到一片空场上,晾晒。等彻底干透了,我们用牲口拉着磙子碾压,麦粒被扎的脱离麦秆,麦秆也被碾压的失去了原来中通的秆状变成麦秸。最后把麦秸用叉挑起来放到一边,再把掺和着碎麦秸的麦粒迎风撒扬。这才露出来了它灵性饱满的模样。
儿时我,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只知道,过端午节就有好东西可吃了。那是所谓的好东西就是村里临时扎起来的粿子棚,孩子们排队等着刚出锅的粿子。所谓的粿子就是现在的油条吧,上面夹着糖稀的那种。称上一斤粿子,回家喝碗稀饭,便是人间美味了。我们村不包粽子,直到上了高中进县城,才知道端午节正宗的是吃粽子。那时忙着麦收,没时间,也没有财力去准备那样材料。
上高中后才真正知道端午节是为了屈原,南方有赛龙舟,包粽子之风俗。才明白每个节日都有缘由的。节日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候过节不再馋吃的,开始附庸风雅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节日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开始追求其本质。越来越体会到,每个节日都包含长辈对孩子的思恋和期盼。盼着孩子绕膝堂前,盼着千里奔赴的团圆。
今年端午节,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婆婆由于身体原因,盼望我回家能够准备端午节的饭食。所以我提前一天回家忙活,希望婆婆能够满意。今天是端午节也是周五,也是我该回娘家伺候老母的日子。因为上班的原因,我都是赶到周末回家住两天。我带着自己蒸的大包子,粽子回娘家了。炎热的天气,老母亲躺在床上,肯定出汗不舒服。我烧点热水,帮老母亲擦洗好身子,安置老母亲安睡。清洗下日常用具,洗洗换下衣物。心里甚觉宽慰!
人生总是在不断的获得,也在不断丢弃的过程。舍去繁琐形式,更多的追求其实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