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到未知

作者: 心手71 | 来源:发表于2021-10-26 06:38 被阅读0次

数学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探究未知的问题,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已知引导他们解决未知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关键和重要。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困惑和问题:讲多了学生不想听,讲少了吧,又怕学生不懂。到底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课堂的作用,更能提高提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

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它起源与生活,但又高与生活。我们现在教材的编排接近生活实际,许多的事例都创造了很好的生活场景,说起来,应该是理解容易了。

但是,实际的课堂中,如果你真的这样引导了,学生反而迷惑不解了。有的老师就说了,这不是我们都熟悉的吗,为什么越描述越湖糊涂呢。

例如,学习数学坐标的问题,课堂的事例随手就来,“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座位,横着是第几,竖着是第几,你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你的位置吗?

看是简单,有的同学就是转不过弯来。老师,我不是在第四排第几个吗,为什么还要说在第几行几列呢?

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例子并不复杂,但提出这个事例的却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学生还是被动的应对,或者他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既然简单的就可以说出来,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的把问题弄复杂了呢。

这样的事例很多,我们的数学课堂,简单的事例我认为可以不说,而让学生“阅读”,不是让他对照课本的事例来理解,而是对照某些知识来举例说明某些生活中的事例。

事实上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你是要求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还是从未知到已知。或者是说,是从教师或课本的已知到学生的未知,还是从学生的已知到学生的未知的问题。

老师的已知。现在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已知者,他们先学了,或者熟悉了要讲解的问题,在课堂上再现给学生。

有的老师说,我并不是再灌输给他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去探究规律和原理,是一种思维形式的训练。

不错,例如,我们再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其实就一句话“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记住这句话,不用一分钟,但我们在课堂推理讲解过程,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学生也不一定能懂。

很多老师用裁纸拼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个方法很好。但是即使学生当时明白了这个原理,又会怎样呢?在以后的练习中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不会用。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改变了过去的知识灌输模式,启发了、引导了,思维过程、学习方法也强调了,为什么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会找不到头绪呢?

这里最深层的原因是,老师并没有从学生的未知出发,没有让学生的思路受阻后再疏导,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是上来从自己的已知出发,就想达到学生的已知。知识的灌输不好,思维的灌输更不可取,你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大脑“惯懒”了。

有的老师认为,我通过展示一个定理的推理过程,就可以引导学生也跟着我思索,好象他就掌握了数学的思维,实际上学生还是“想老师所想,知老师所知”没有真正独立的思维。要在以后的练习或考试中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你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也没有讲述和讲解什么例题。好象,你的‘作用’很小了,几乎就没有了。但是你‘隐藏’了你的已知,和学生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同时,让学生借助看课本例题,自己尽可能的理解。如果有不理解的,可以讨论,最后解决不了的,老师可参与。

这个过程就是从学生的未知到学生的已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会都是自己得来的,是印象最深的。正如一句话里说的那样,你告诉我的我会忘,你教给我的我印象不深,我自己学到的才会理解记住!

当然在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中,老师的已知并没有失去作用,相反它的作用更大了,但是他转化成了学生的已知,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已知到自己的未知的催化剂。

但这种转化是无形的,不是教师主动,而是学生主动要求的。他在做题的过程中,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再点拨,在师生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就自然实现了二者的转化。

相关文章

  • 已知到未知

    数学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探究未知的问题,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已知引导他们解决未知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关键和重要。 在实际的...

  • 从已知到未知

    1 世上任何问题的求解过程是不是都会像数学题一样,我不知道。 但是数学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已知推断出未知。 这...

  • 从已知到未知

    非常系统全面的一本书,不过从供应链业务的视角来看,对业务的刻画还是偏简单了些。 对我最直接的帮助则是,对以前陌生的...

  • 未知到已知有多远

    今天被一个关于减肥的问题困住了,同样是减肥,看了四五个关于减肥的方法,每个都不一样,不一样也没什么,最主要的...

  • 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

    境域与内容 境域是已知,内容是未知 我知道你是木,是金,是火,是水,是土,但我不知道在你的时光里会具体经历什么,拥...

  • 未知

    已知的已知 已知的未知 未知的已知 未知的未知 终于毕生探索,觉知,反思,思考,总结,觉醒 晚安 宝们

  • 34/100 人有4种认知,专家说,这两种认知的人,没必要参加私

    人的认知一般有四种: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未知的未知。 已知的已知,也就是我们明白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

  • 未知❓已知❗

    希伯来书11章8节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未知,似乎充满许多“万...

  • 未知&已知

    生活是一种奇怪的东西。 你向前眺望时,它是雾气沆荡的莽莽前方,是无数道路交织的路口。 你感到恐惧,因为有无数可能,...

  • 已知·未知

    我结婚了,但最近又离婚了,中间维持了两年半。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而我为了自己却成了最自私的表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已知到未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de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