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演奏家思维:怎样刻意练习

演奏家思维:怎样刻意练习

作者: 博尔特特喵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13:50 被阅读0次

想象结果

举个例子:

我们这个行业里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的女性,她叫Martha Argerich(马尔塔·阿格里齐),是一个阿根廷人。她的一切演奏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唯快不破,她就是快。《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大部分人弹都要超过35分钟,她弹不到30分钟。虽然只是几分钟的区别,但是在钢琴演奏里一分钟可是一千多次的敲击速度,其实还是极具挑战的。因为她的理解,美就是快,所以她居然可以为了快而漏音。

我曾经当面问过她这个问题,她说,对啊,因为我要那个速度,人类的极限就能敲击这么多次,我怎样突破这个极限?除了自己不断地变快以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不重要的音漏掉。因为第一,不影响旋律;第二,不影响和声;第三,又不影响曲目的结构。但是它给了我速度,速度使人兴奋。

所以你看,她认为没有了速度,就没有了兴奋,那她的听众体验就达不到她所想象的那个结果。于是她就用了一个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方法把这个效果表达了出来。

孤立问题

举个例子:

我最近在练习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到了第三乐章,我发现有两个音符听上去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但是其实我想要的效果是在这两个音符之间,留有差不多1/8秒的空隙,怎么留空隙?就变成了我要孤立出来的问题。

我发现,我在单独弹奏这一小节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只需要我在弹奏第一个音符的时候力度轻一点,手指提早离开琴键,下一个音符稍微重一点,空隙就出现了。但如果只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要确认的是,这个所谓的解决方案,是否会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也就是说,把这一大段连起来弹又会怎么样?

于是,我先把这两个音符后面两个小节连起来一起弹。没有问题,再把前两个小节连起来,都没有问题了再把一整段连起来一起弹。然而,在我把前两个小节连起来一起演奏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我的手脚的配合变得非常不协调。我发现,原来这个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我手指的控制,而是踏板和左手之间的配合,导致了后面的音效和节奏都有了失误。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问题很容易,难就难在你如何能绕过问题的表象,精准地找到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源。我们演奏家常用的方式,叫逐层叠加,就像侦探拿个放大镜一样,在原始问题的周边一层一层地仔细盘查。

明确指令

举个例子:

我之前在德国的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交响乐团合作。这是一个全球最古老、水准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大部分的贝多芬交响乐都是为这个团而创作的。他们的首席水准都非常高,然后排练的时候我说,这个乐句我想大家一起做一个渐慢,然后再结束,因为这是一个慢的乐章,这样表达会更好。同不同意?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如何把这个渐慢做好,我们就需要一个同时渐慢的指令。

因为演奏的时候不能说话,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眼神的交流,好让对方知道,我要开始做这个渐慢了。那怎么做提示呢?我是中国人嘛,我就拿了个铅笔在谱子上写了个“看”字,然后把那个“看”字指向大提琴谱子的那一行,说明弹到这儿,我要看大提琴首席。然后大提琴首席也在自己的那一拍上画了一只眼睛,然后把这只眼睛又画了一个箭头,指向钢琴。

你看,文字和符号虽然简单但是高效,再厉害的高手,也会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练习是需要标准化的,所以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给出具体的行动指令,提醒自己做出那个正确的动作。

寻求第三方反馈

我用最简单的方法,首先我把自己的演奏录下来,原来是音频,现在是视频。录好了之后,我变成了我自己的第三方,我会很认真地从第三方的视角,在一个欣赏的过程当中给予自己帮助。

同样的方法,在其他领域也可以应用,尤其是在和表达相关的工作里。我有个企业家朋友,他在企业要上市路演的时候来找我帮忙,所以我就让他用同样的方法把自己的演讲先录下来,然后让他从第三方的角度去观看。当他从第三方的角度观看了之后,他发现,他的小动作特别多,还在一句话里居然说了九个“然后”。

如果你没有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有些问题是很难感受到的,但是当你把自己抽离开,这些问题其实变得非常明显。

了解你的练习工具

举个小例子:

比如说我们的琴凳四条腿,它站得很稳固,所以你可以很放心地以各种姿势坐在上面。但是当弹奏钢琴的时候,我们只能坐凳子的1/4,把另外的支点,落在演奏的双手上。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演奏的过程坐稳不是你的目的,随时进攻才是你的目的。和所有的竞技体育一样,无论是拳击、羽毛球还是网球,在开始进入到战斗状态的时候,都是身体前倾的,也就是随时要向对手发起攻击。所以我们不能在一个舒适的状态下、把重心放到偏后的位置,去面对我们的钢琴。

总结

好了,说到这里,我已经把一个成为职业钢琴演奏家刻意练习的方法告诉了你,那么这五个步骤对你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第一,进行结果想象,也就是说,要尽量具体地描绘你的目标。

第二,孤立问题,也就是当一个错误出现,要像拿着放大镜一样仔细拆解每一个和错误相关的因素,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第三,在格外需要纠正的弱项、难项上,给自己一个特别明确的行动指令。

第四,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尽可能地寻求第三方的客观意见,当然,这个第三方也包括你自己。

第五,最大化地确认和研究你的工具,根据它的原理和特性来优化你的练习方式。

---------------------------------------------------------------------------------------------------------

(注:部分内容摘自得到大学第7期线上课,仅供个人学习梳理,相关商业用途请联系版权方)

---------------------------------------------------------------------------------------------------------

【自我思考】

你自己有什么工作或练习可以用这套行动原则拆一拆吗?

自己公开分享用到的技巧,和赵老师的心法有些相似:

1.明确目标,想象结果。一次公司内训,在明确了分享目标(有趣地get主题、记住要点)后,我将课程的设计全都围绕在氛围打造和记忆点强化上;

2.孤立问题,反复演练。借助讲稿熟悉内容,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如频繁出现“嗯”的口头禅、紧张时普通话不利落,我就会刻意调整去掉口头禅、用来回踱步释缓情绪;

3.明确指令,改善体验。通过观察之前内训师的分享,总结问题做调整。如无互动和中场break,观众易疲乏,自己就会提前准备趣味话题和小奖品,并加入break环节和背景乐;

4.自己录音,总结反馈。除了反馈问卷,我还会分析每次的分享录音,优化提升。一个能客观批评鼓励、提供进阶结构和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导师是我目前所缺乏的;

5.工具优化之前没做,以后可以从PPT模板库、在线文档等工具多研究。

这套心法,后续还能用到写作、运动和舞蹈练习上。我喜欢总结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法论并实操总结,也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

【学习拓展】

许岑《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安德斯·埃里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相关文章

  • 演奏家思维:怎样刻意练习

    想象结果 举个例子: 我们这个行业里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的女性,她叫Martha Argerich(马尔塔·阿...

  • #演奏家思维模型#4.18

    演奏家思维模型,即刻意练习。它的任务边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你要选择的是一项成熟的技能。 第二,达到这项技...

  • 粗读《刻意练习》

    读前问题: 1. 什么是“刻意练习”? 2. 刻意练习是在练习什么或者哪些领域需要刻意练习? 3. 怎样刻意练习?...

  • 怎样运用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最近在阅读《刻意练习》,怎样运用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有点想法: 刻意练习的重点在于刻意,刻意的针对自己薄弱的...

  • 2019#1《刻意练习》

    2019#1 书名:《刻意练习》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阅读目标:刻意练习是?怎样做刻意练习?心理...

  •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02

    *刻意练习是什么? 「刻意练习的特点」 1、刻意练习的技能,是其他人已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

  • 一图明了🚥交通新规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144/300 本人正在发起思维导图刻意练习计划,因为我相信“凡事...

  • 一、自我精进模块 2、演奏家思维:怎样刻意练习学习心得

    一、课程回顾: 1、想象结果 要尽量具体地描绘你的目标。 2、孤立问题 当一个错误出现,要像拿着放大镜一样仔细拆解...

  • 减肥的刻意练习

    《演奏家:如何刻意练习》这篇课程中提到的——想象结果、寻求第三方反馈、明确指令、了解你的练习工具,这四点我曾...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怎样去刻意练习呢?刻意练习的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刻意练习的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演奏家思维:怎样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g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