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南怀瑾先生解《中庸》

读南怀瑾先生解《中庸》

作者: 画个小书签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23:11 被阅读0次

我似乎取了一个很拗口的名字做读后感开题。

书并没有读完,但感触却如钻石般冒出。

这一年,有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哪里的信徒?我说,是的,儒释道,我都信的,而我信的是它们传递的千古智慧。

南怀瑾先生在注解《中庸》时也提到,宗教本是人类最早的深奥学科,含有颇多超前智慧,是辩证思维的结晶,却硬生生被许多人曲解利用成了一个怪力乱神的工具。

当然先生笔下,与他注解的孔子笔下的宗教释义与三千世界,描述之精彩,我这语薄之人无以一一言表。我只想说,老祖宗给的智慧,恭恭敬敬,好好学习,不能浪费。但不代表我是个奇奇怪怪一定要去做什么,一定要有什么规矩,有什么戒持,有什么神叨叨的人。

修行人,是一个广义概念,我认为它指的是能够凝神静气,摒除外相,内观本心,增长智慧,回归真实,不断在这样的路上去追寻的人。

先生以一种很开放大气的姿态论道,论德。叹为观止。真正聪慧的大家,从不给世上的文化设限,什么好,什么不好。

存在即合理,辩证的去看,理性评价其作用。正负面均衡看待。这也是《中庸》想要去传递的,而非含糊其辞的中,浑浑噩噩的庸。

所以,引发我中正地思考自己。不带情绪的来看,很多时候,我所追逐的,我所拉扯的,是外相,但我所需求的,我所缺失的,是内心。外相,是永远无法真正圆满补上内心的。只有自己独立,内观本心,改变思维,才能真正补上自己所缺。

这个功课是要自己做的,而非从外物处求。那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对外物也不公平。因为有求,有依赖,就有负能量产生。不断求,不断产生,负循环生生不息。

只有断了外物的索取与依赖,站起来,从内心审视自己的缺失,靠智慧生出力量,圆满自我,那么生生不息的就是正循环。

圆满了自己,才有资格去谈影响别人。

我很努力在走,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终其一生都走不到圆满,但这一路上让我觉得越来越有趣。内心的思考,成长,丰盈,是一件人生乐事,乐过于对任何外物的追逐。

注意,思考过程中没什么好反省的,只要是真实的做自己,不算计他人,不利用他人,那么一切都对。谁都有缺点,圣人也不例外,视为平常。这很重要。做错事并没有什么,有时候坏人也就该收拾。

只是自己要不断的去继续真实,继续谦逊,继续迭代,继续往前,而不是否定过去的路。不断的鼓励自己,拥抱自己,相信自己,往前,就好了。

当然,听朋友劝,吃饱饭。话说的越难听的人,越该听听,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嘛。我就有些这样的朋友,我很幸运,哈哈。

看完一段书,带着清澈的心情,睡觉。

相关文章

  • 读南怀瑾先生解《中庸》

    我似乎取了一个很拗口的名字做读后感开题。 书并没有读完,但感触却如钻石般冒出。 这一年,有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哪里的信...

  • 读经典练正楷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说《大学》是四书的第一本,《中庸》...

  • “读南师经典,领悟国学智慧”——2021年东方出版社318纪念南

    南怀瑾先生诞辰103周年之际,东方出版社联合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南怀瑾文化事业公司、南怀瑾大学堂,共同发起“读南师经...

  • 《老子他说 》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南环瑾先生的著作,是南怀瑾先生对于五千字的《老子》就是《道德经》的独特视觉解读,值得一读。 南怀瑾...

  • 南怀瑾先生: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南怀瑾先生: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楞严大义今释》后记 南怀瑾先生 芸芸众生,茫茫世界,无论入世或出世的...

  • 初读《中庸》略解

    东晋大叔(沉石) 开篇《天命:天地之花化本于中和》。人之自然禀赋——循内在诚性——近而修养,...

  • 先生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

  • 有一盏心灯被你点亮

    在大学图书馆,偶然翻看到南怀瑾先生的书,现在仍然清楚的记得是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当时读大学很迷茫,不知道学什么,...

  • 【南怀瑾老师】何谓《中庸》

    何谓《中庸》 本文摘录自 《话说中庸》 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同学们,大概很少听过《中庸》这个名称了,如果...

  • 【南怀瑾老师】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编者按 日前,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已开始陆续发布分享南怀瑾先生述著《原本大学微言》的内容选读、南怀瑾先生讲述《大学》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南怀瑾先生解《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ib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