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谁还能没有完全不受自己控制的时刻?下面几个场景,身为社畜的你我一定不陌生:
明明知道手上的项目还没有完全结束,但老板一声令下,你的默认选项被启动。“好的,这个项目我来做”,你面带假笑,说出了这句话。

报告写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非要改上百八十遍。每次改完再打开,都觉得根本没有改什么。

周一,告诉自己:“这一周一定要做得更好!”;周三,对自己说:“做了也没有用”;周六,在家躺着的你感叹道:“下周不这样了”;无限循环……

这些工作中的“言不由衷”“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让你感到沮丧。有时候,你清楚地知道如何礼貌地拒绝老板的无理要求,如何停止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如何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但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在操控着你。

你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变,只能过着把前一天复制粘贴到今天的职场生活。一旦要追究这个问题的根源,那必须要提到一个词——依附类型(attachment style)。同时,必须去原生家庭那里找原因了。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影响了我们和朋友、恋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是怎么“依靠”别人的。依附类型分为四种:
焦虑依附、逃避依附、恐惧依附、安全依附。

举个例子,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闯世界,不用担心父母的责骂;你犯了错,父母不会抬起手给你一巴掌,而是问清事实后再惩罚你。如果这是你的童年,那么长大后你很容易信赖他人,很轻松地就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你的依附类型当然就是安全型。

如果小时候,你的父母对你若即若离,有时候过度关心你,有时候又顾不上搭理你,你会形成除了安全型之外的三种依附类型中的一种。你很有可能成为母胎单身的一份子。

我们经常在与恋爱有关的文章里看到依附类型,但其实在职场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依附类型。职场依附类型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你的办公效率。
识别不同的职场依附人格或许能够帮助你成为战斗力十足的企业战士,横扫职场路上那些不受控制的情况:
焦虑依附
害怕让上司和同事失望让你形成了焦虑依附人格。不想让其他人失望本来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但是这往往会让你把时间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例如,每隔五分钟你就要看一眼邮箱或工作群,确保一切正常,没有问题要找你。

焦虑依附人格至少会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两方面的坏影响。一方面,每当你感受到“威胁”时,你的注意力就会被打破。你预感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客户发微信过来肯定是要投诉,老板对我冷淡肯定是已经在找替代我的人。同事每说一句话,你就会去想背后的潜台词。
虽然这些想法可能是真的,但是也很有可能是假的。不管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一旦你的大脑自动跳到消极的结论上,焦虑就会缠绕着你,直到你的疑惑彻底消失。

另一方面,焦虑可能会让你无法把工作和生活分离开来。你从来不敢屏蔽工作群;睡前必须确认是不是错过了老板的微信;下班后收到一个不急的邮件,你总是忍不住第一时间回复。
随时随地你都在瞄准任务;一旦接到任务,你就忍不住要开工。最终,工作上的焦虑会吞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超长待机毁掉了自己,幸福了别人。

为了不在工作焦虑中沉沦,你必须控制自己查看邮件或工作群消息的次数,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秒表,在某段时间内,逼迫自己专注正在做的工作;再给自己下一条命令——离开办公室后,绝对不发邮件。

每次遇到事情,你都要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的神经系统平静下来,告诉自己:“没事,没事,你做的都很好。”最好的镇静策略包括积极的自我对话和其他人的支持。“让我等一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类似的话都能起到好作用。
如果你仍然感到焦虑,你可能需要和朋友谈谈。告诉朋友们你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抚平你内心的褶皱。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直接找上司或者客户谈。正面解决问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算他们不把你当回事,但为了更好地工作,他们会听你说的。

逃避依附
逃避依附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整个办公室最聪明、最有想法的人,其他人都是愚蠢的代表。他们很有可能自作主张,决定自己应该先做哪项工作,后做哪项,完全不顾同事的进度。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同事间的不信任,导致冲突。时间长了,有同事会“站出来”,主动管理逃避依附型的人。在受到“特殊”照顾后,这种类型的职场人会更加恼火,拒绝任何合作。

如果你是逃避依附型职场人格,那么在同事眼里,你最大的问题是错过 deadline,从不做他们认为最重要、最紧急的工作。
而从你的角度来看,你经常需要工作到很晚。当你下定决心要把一个项目做到极致时,往往会长时间、不计黑夜白天地工作。或者,你想要先做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你不得不配合别人完成你认为不重要的工作,所以你必须为了那项被自己贴上“重要”标签的工作而加班。

想要做出改变,你必须从倾听别人说话开始。你或许不认同同事给各项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你可能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是,你要明白,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得让人们少管你,少干扰你。想要达成这个目的,你必须学会妥协。有时候,倾听和按照别人说的做比你单打独斗更能出成绩。

要彻底摆脱这种不合作的人格,你可能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情商,包括认识到与你不同的想法不一定是错误的,与他人和谐相处是有价值的。
恐惧依附
“卡住了“,是描述那些有恐惧依附风格的人最恰当的说法。收到一封邮件,焦虑依附的人会迅速打开这封潜在的“威胁性”邮件,并马上回复,避免问题发生;而恐惧依附的人看到这封邮件,知道它是投诉邮件后,对它产生害怕,然后再也不去触碰任何与之有关的事情。从此以后,这类人对打开邮件这个行为本身产生了一定的恐惧。

而且恐惧依附的人害怕那些焦虑依附的人,不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这些还都不是这类人的最大问题。他们不相信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经常发出人生质问:“为什么还要尝试,为什么还要做这份工作?”
牛津字典在 18 年收录了一个新词叫“impostor syndrome(冒名顶替综合症)”。这个词很适合恐惧依附型的人。冒名顶替综合症是指,持续感觉自己才不配位,对获得的职位感到不安,不敢相信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所获得的职位经常让自己觉得心虚。

因为他们害怕一切,对自己的恐惧无能为力。他们觉得这样的自己更没有能力处理好成堆的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他们都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这导致他们试图逃避所有这一切,迷失在摸鱼的状态中。“既然这样了,还不如摸鱼来得痛快”是他们的心声。

然而,他们摸鱼摸得并不舒心。恐惧依附型的人要不断地思考该怎么向上司解释为什么工作没有完成。
如果你陷入这种职场人格之中,你需要两步走。第一,尝试上面那些给焦虑依附人格提出的镇静方法,比如和自己对话、寻求好朋友的支持。
第二,你需要采取温和的行动来完成工作。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可能是从每天打开一封让你害怕的邮件开始。或者你可以为已经逃避了几周甚至更长时间的项目工作 15 分钟。每天都做一点点,让你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慢慢地,你会越来越好,一人就能拿下一个大项目。

安全依附
那些在工作中属于安全依附人格的人会在任务到来时,接受任务,尽其所能提前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所谓来什么都能接住,说的就是他们。这类人努力工作,当觉得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不怕说不。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也相信其他人会帮助自己做好这份工作。

这类人在管理工作时间方面表现得最好。他们可以轻松地确定每项工作的优先顺序,并在必要的时候向同事寻求帮助。最让人嫉妒的是,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划了条线,并且还能灵活推动这条线。这种生而为工作的人对工作不会有恐惧,也不会因为恐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如果你是这类人,那么首先要赞美你。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你能做到。你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保持安全,保持警惕。定期要求直接反馈,这样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你去做,你可以马上做出改变。
此外,如果你注意到某件事情正在变坏,请做出行动。例如,与客户沟通的质量在下降,不要把它归咎于“她只是最近压力比较大”,而是跟她沟通,发邮件或微信:“我注意到我们的沟通不如过去。是我做了什么让事情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吗?”

就像个人生活中的依附类型一样,工作中的依附类型会随着情况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项目中,你可能会是焦虑依附型;在下一个项目中,你可能会表现出安全依附型的特征。虽然依附类型并不是影响你工作时间的唯一因素,但它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一再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不该做的事情时。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说:“地狱就是一群人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完成一件他们不喜欢、也不太擅长的任务上。”不管你属于哪种职场依附类型,这句话都值得你停下手中的事情,想一想自己、生活和工作。毕竟与其在职场中活成僵尸,不如从做的事情中找到意义和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