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天 图书原文:P206 从逛街式学习到自我导向的学习
原文约400字左右,阅读需1分钟
以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怎么选择学习课题?
你最近几个月买了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要买那些书?你参加过的在线学习都是从哪里得知的?
很多人买一本书是因为看到有人推荐。很多人参加一个在线学习班是因为订阅号推送了课程宣传,看过介绍文案后觉得那就是自己需要的。这样的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但对学习课题的选择却像逛街一样:邂逅某个物品,了解后觉得不错,就买了下来。
你可能会争辩说,最近买的几本书都很好啊。没错,逛街时挑选的物品不一定不好,问题是,好书还有很多,你仅仅因为好而选择一本书吗?你可能还会说,可是我需要那本书啊。没错,可是在看到朋友推荐之前,你知道自己需要吗?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心里会发慌:也许还有很多书是我更需要但还不知道的呢
就像逛街购物一样,你有购买的决策权,但无法选择未出现在你面前的东西,只能碰到了再判断。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怎样可以避免逛街式学习,在“学什么”的课题选择上能否实现“自我导向”?
老王解读: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如何从逛街式学习到自我导向学习。
why:逛街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而逛街式学习,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例如,听到朋友说,这本书不错,就买来读读,听到老师分享这本书很好就买来读读。而自我导向的学习,当有人推荐了一本好书后,我们会先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很兴奋,如果有用,再买来读,这样就会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how:如何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呢?
1、明确目标。
读书可以分为致用类读书,解决问题;兴趣类读书,愉悦自己;学院式读书,为了考试过关。所以第一步,要明确读书的类型。
第二步,就是把目标再变成可以衡量的标准,例如: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到什么方法,或者什么启发。如此一来,就可以明确目标减少时间的占用,做到效率最大化。
2、制定阅读流程。
举个例子,我明确了要精读一本书,目标是输出24个手写稿,然后去设计一个6小时的课程大纲。这样的话,我就有了输出课程大纲的标准了。在整个过程中,我每天会先速读完10页的图书,然后选出400字的精华内容,然后进行500-1000字左右的解读,并且在输出的过程中,按照RIA的模式输出。
正好用昨天一位三级拆书家的经典语录来解释,叫闭环思维,制定目标的原因就是明确到哪里算是闭环。当然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的终点会变得不同,闭环的层次也会变得不同。
3、持续迭代。同样一本书,第一遍的输出和第二遍的输出,一定要制定不同的目标,而第二次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这样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输出,才是高效率的。
实践应用:
试着想想,我们最近阅读的一本书是哪本书,是不是高效学习,如果不是高效学习,如何调整成高效学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