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作家谈阅读,他们站在各自的背景前面,说他们自己的阅读体会,还经常能给读者带来很大启发:“哦,这样读书会让我读得更快。”“哦,原来他读这些作家的作品,我也要找来读读。”
可是让商人来谈阅读,他会用他看营销的“思考主场”来解读阅读这件事,他还会用他的一贯工作作风来分析,然后得出很商业的结论来。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就是这样诞生的一本书。
作者原尻淳一,1972年生于日本琦玉县,龙谷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又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后来加入一大型企业负责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目前,他还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
作者在工作中很用心,每完成一个项目,都会做复盘和总结,梳理一下工作流程,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利于下次项目参考。一次为了帮助一个新入职同事,他拿出了自己总结的一套资料让他去学习,结果得到了上司的表扬和肯定。
作者的工作不断变更,这就要求他必须不断看书学习来提高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在给同事做培训的时候,他发现有人不爱读书,有人不会读书,这又引发他进一步思考,去找专门谈阅读的书来读,竟然有100多本。
《高效能阅读》,就是作者总结的自己的经验和那100本书带来的启发的思路的合集,一共提出89条读书技巧。
作者在前言中直言不讳地提出,这89条读书技巧分为7章来介绍,是按照读书阶段来划分的。如果是那种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就从头读起;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就从第四章读起,思考怎么提高阅读速度的问题;如果已经会高速阅读了,开始如何提高效能的阶段,就只读5、6、7三章就可以了。
我还是老习惯,拿起书来从头到尾速读了一遍,读的时候发现想画的重点部分作者都细心地加了黑体。
再回头看那些黑体部分,把我觉得很有启发的地方又画上了橘色的水彩。再看这些有橘色标记的地方,又集中在作者说的8个技巧上面。
1.读书技巧01(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的“读者权利十条”)
这是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在他的作品《宛如一部小说》里介绍的:
读者权利十条
第一条不读的权利
第二条 跳读的权利
第三条 不读完的权利
第四条 重读的权利
第五条 读不择书的权利
第六条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第七条 读不择地的权利
第八条 随意选读的权利
第九条 朗读的权利
第十条 默读的权利
这一段话,是作者从林望先生《如何磨砺智慧》这本书里看到的。林先生说:“读书应以自己的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如果你从来不看书,突然被上级提拔当了几个人的小领导,那么我猜你的第一件事,是去买本如何管理下级的书来看,因为这个时候你有需求,这才是最大的动力。
2.读书技巧07(追溯作者人脉,发掘知识的本质)
作家远藤周作指出:“读一个作家的书,就该先以全集的形式读完该作家的所有作品,包括日记和书信。”
(这又是作者引用的。)
这段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当我读完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想写写书评,可是感觉我对这个作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还是再看看他的其他作品吧。结果,《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日》一部部作品看下来,还觉得不太理解余华,又看他写的杂文,看网上记者采访的视频,总算对这个作家有了一点立体的认识。
这种阅读方法在别处叫做主题阅读,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读书技巧21(去实地前禁止读书)
这个意见来自龙谷大学教授田中宏,他对作者说:“进行实地考察前,最好不要读书。如果去实地前读了书,在现场就会下意识地验证书中内容,因而无暇去发现研究素材和问题。”“仅仅为了证实他人意见的实地考察是最无聊的。”
(这又是别人的意见哈)
看到这段话,我倒是想起来今年夏天的西藏之行。去之前,朋友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攻略,保证了我们少走冤枉路。但是,反过来想,我们跟着别人指出的路走,也少了很多自己去发现的乐趣。
4.读书技巧27(利用无印良品的小物件)
作者说他长期坐着工作,得了椎间盘突出。我也是。他说他发现了无印良品有卖一种聚氨酯泡沫慢回弹腰垫,能够保护腰部和背部,我觉得这倒真是个好主意。
如果身体闹罢工,再喜欢阅读和写作也不行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身体。
另外作者在其他章节也提到要善于利用无印良品的那些小工具,比如透明标签,彩色笔,画本,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高效能阅读,要投资一些小工具,值得。
5.读书技巧47(无趣的书立刻停止阅读)
这是作者的一位前辈的建议:“没什么读书方法比阅读无趣的书更拙劣了。”
清水先生也在《如何读书》里指出:“没必要强迫自己忍耐,如果觉得无趣,最好断然停止。”
(好吧,又一条别人的意见)
这一点其实还是技巧01里的那十条权利的第一条:不读的权利。时间宝贵,不喜欢的不读。
6.读书技巧62(叔本华为多读敲响的丧钟)
叔本华说:“读书是让别人帮自己思考。读书的我们,不过是在反复追拾别人思考后的残渣。”“即便有时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绝大多数用一整天来多读书的勤勉者,也会逐渐丧失自己思考的能力。”“总是使用交通工具,终将忘记如何走路。”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个钟敲的好,我们读书是要应用的,只是一味地看,漫无目的,只能说是在浪费时间。
7.读书技巧67(确定自己的标记术,将书解剖)
作者在这里提出,要把书当成笔记本,写下自己的疑问和创意。把笔当成手术刀,标记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方法好不好,这要看各自的习惯。我们好中文培训课的王佩老师就反对这样做标记,他主张把认为重要的地方直接将书页折角。我想这跟他脑子好使有关,我是不看见自己的划线就找不到重点的,所以很依赖自己做的标记。
8.读书技巧88(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
作者这本书就是在他阅读了很多有关阅读类的书籍后,把材料剪辑而成。这也是我开头说他商业思维的原因。
我目前在酝酿写小说。那么我可以按照作者介绍的这些方法,把阅读的书当成材料分门别类地存储到云端。目前对我来说,阅读的确是为了著书立说。
不可否认,我们很多时候阅读都是带着功利性的。
纯粹为了自己的兴趣阅读可不可以?当然,你有权利。
以上这8条是我看《高效能阅读》触动比较大的地方,这是我的收获,它不是你的。
《高效能阅读》,89条读书技巧,哪怕只有两条能给到你启发,都值得你打开读读看,也许你会收获不止8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