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自是能使人内心强大起来。2024年,我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坚持每天读书以及每天坚持写作日更一千字。读书使人明智,并且内心宁静不再焦虑。在我常常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书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告诉自己,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你在纠结内耗的时候,就说明这件事已经不能再给你带来正能量了,应该及时远离才是。
这几天的日更我总是在写自己的内心,可是写来写去总也就是自己内心的焦虑以及自卑,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改变的,我依然还是害怕一切的事物,害怕身边人的情绪。我还是没办法勇敢地去做自己。我想这一切是需要时间慢慢去改变的。用看书去丰富自己的内心,去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生而为人,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去努力呢?是为了下一代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谁也没办法去争论一个结果。
每次看到身边的老人家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我不知道当我老了以后会是怎样一种光景,是会变的慈悲还是越发害怕死亡。村里有个老人家,已经到了八十岁,身边子女也很多。可是在他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却被子女无情地抛弃了。甚至儿媳还对老人家说“你活到这个岁数也该知足了,没有人会再愿意照顾你,你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老人家听到这句话心里该有多么荒凉。那是一种岁月也无法磨平的伤害。不能自理的老人家,被丢在了一个房子里,吃喝拉撒都在房子里,没有人会给她收拾,能给她一口饭吃局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就连一条狗也都活的比她更有尊严,这个房子没有人愿意再踏进一步,有人进去的时候,儿媳会把房间稍微收拾一下,可也仅仅是把被子铺在地上。有人进去的时候,只看到一副令人作呕的场景。已经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在地上爬,地上也是屎尿的味道,但凡是正常人进去都会受不了地吐了。在这个时刻大概死亡会是一种解脱,这一辈子的岁月在眼前流转。留下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到最后依然是成为一把黄土,风一吹便消散于天地间,什么也没留下。
如果是我,我宁愿活的自我,做自己想做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一事无成,至少对得起自己。不会在人生的岁月里只剩下后悔。我想那个老人家如果能够预见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会如此凄凉,会宁愿在清醒中死去把,至少会让自己没有遗憾。
所以到生命的终点大家都是一样,谁也逃不过岁月的追赶。在岁月的洪流中,能抓住些什么呢?结婚生子就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吗?世间百态,形形色色的人间,快乐就好,其他的真的没那么重要。很多事情也不是在心里演练千百遍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去读书吧去体验书里百转千回的人生,去看透这世间炎凉。有一天会在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