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短毛碎老师《人生大事》一文的赏析,若有不当之处,请师友勿怪。
短毛碎老师《人生大事》这篇文章伯乐推文时就很共情,文章题目也非常能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边读我边想什么是人生大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生与死,爱与恨,究竟什么是人生大事?
小说以支荣华患尿毒症为引,通过八个子女在救治父亲的过程中心路历程的变化。从第一次还算齐心的出钱,八个兄弟姐妹轮流陪同治疗的出力,到久病床前无孝子,姐妹兄弟渐生嫌隙、斗争,最终只余姐妹两人的坚守,曾经人人称羡的一个家在“人生大事”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支离破碎。
那么倔强又骄傲的父亲应该也是无奈的吧,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姑娘,谢谢你。”老大阿信在葬礼上没有哭,作者没有过多描述阿信的悲痛,但无声胜有声,作者在父亲提出不治时的情绪铺垫和表达上用笔颇多,当幕已经落下,此时的留白无疑是老道和高明的,痛一点一滴地堆积,泪是流不出来的。
更令人赞叹的是作者结尾的神来之笔,老支说:“我娃高兴了,这是大事。”瞬间泪目,什么是人生大事,对父母来说,“我娃高兴了,这才是大事。”父母之对子女之爱在为计常远,他们不图荣华,不求富贵,所图不外是一家人和和美美,齐齐整整,娃们都高兴。
文章至此嘎然而止,给读者的思考却余韵悠长。短毛老师这篇小说从立意,到故事推进,开篇荣华病症的细节描写,主角的语言表达,两段文字,支荣华大家长的人物形象就立住了,令人赞叹。
初读这篇小说,我很是为支荣华和年秀英八个孩子的设定感到揪心,我们知道,小说人物越多,则故事线越复杂,情节转折,矛盾碰撞,高潮意蕴越难把控。
但,无疑,我多虑了。短毛老师这篇文章人物塑造的画面感,语言的简洁、生动堪称群像文的天花板。
阿信从随身包里掏出本子:“咱爸病了,这是大事儿。来吧,咱们能使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她把目光投向所有人,“我带头,本来想给家里买个影碟机,先不买了。我出2000,你们呢?”老大的担当和关键时刻对兄弟姊妹的聚拢能力跃然纸上,我是笑着看的,我们这一代人家中兄弟姊妹众多,这段描写让我想起我的大姐,一模一样。相信很多读者也同我一样有相同的感受,唯其质朴,唯其真实,才珍贵。
老五:“哎,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钱不归我管。”老五的油滑,老二阿献的主动分担,老三老四的被动推诿……
一个又一个人物在作者笔下如此生动形象,真的很难得,也很精彩。
老支走了,悼念厅里,老支家的子女们哭得惊天动地,老五甚至几乎昏厥,惹得整个参加葬礼的人无不动容。伴随着这段文字,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八个子女陪老支治病的点点滴滴,不胜唏嘘,老支的暴躁,子女的怨气,牛秀英的无助……一切都落幕了。他们哭得是人生还是自己不得而知。
炼化炉猛然腾起的火焰,将弟妹们心中那句“咱爸没了,你能捞着钱的日子也就到头了。”的话和老支的遗体一同,瞬间化为灰烬。
往后,老支家还会是原来的老支家吗?
没有答案,但我仍然愿意相信,血脉亲情浓于水。
“开心的活着,这是大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谢短毛老师精彩的文字,不断学习,共同进步,是开心的事,亦是大事。
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