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从重物质的世俗流行态到重精神品质的脱俗释然风,状态和风格永存,也是美谈,也是佳话。
砖瓦木头的小屋小院;朴素单纯的爹娘,布衣蔬食,恬淡满足。喧嚣物欲也吹不乱我细雨飞花、清风拂面的秋水般的清清心湖。生活简单,自然。需要的不多,也就无需物劳形役,物质极简模式下精神气质自然流动着一清二白——“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
这大概就是神仙日子了。不用配置王维的竹洲花坞,只要他们不焦虑不逼迫,只要他们心满意足,不做那个勒紧绳索的人,衣食无忧的神仙下凡一般的生活不是就已经在手、在握了吗?
田野里走走;庭院里小菜园子打理打理;家里的狗狗放出来遛遛;围几煮一壶老茶,爱热闹时候几个乡邻茶话家常;喜清静时候燃一柱清香,在袅袅轻烟缭绕中,品茶,颐养心神。
恬淡清静,七不忧八不愁,若说人间好时节,莫不如此吧?更欲何求呢?
反过来的话,心被世俗重度污染,常常摆不正自己位置。虚荣浮夸,张扬跋扈;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无止无休;常恨无黄袍加身,不得横行霸道,唯我独尊;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自艾自怜,不可终日;眼空蓄泪泪空垂,闲抛暗洒知为谁?愁容满面,泪光点点。。。
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他们就擅长把竹篱茅舍、简单清爽的日子过成愁云惨雾的监牢。
何如把日子过成诗呢?当你老了,浮华褪去,得满身满心的轻盈如许。风也悠悠,水也悠悠,云也悠悠。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李白)”
#从人性角度看儿女##晚年怎样过##当个什么样的老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