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填空题:人之迷,其日固久。(),廉而不劌。
参考答案: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解析 (P147)。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2.(简答题)填空题: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
参考答案:有子孫相繼爲王也哉
解析 (P227)。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爲王也哉?
3.(简答题)填空题: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参考答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解析 (P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简答题)填空题: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参考答案: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解析 (P24)。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5.(简答题)填空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
参考答案:然后能自反也
解析 (P67)。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6.(简答题)填空题: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玉人以爲實也,故敢獻之。”
参考答案:以示玉人
解析 (P101)。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寳也,故敢獻之。”
7.(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
参考答案:亟:屡次
8.(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参考答案:控:投,落
9.(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若受吾(幣)不假之道,將奈何?
参考答案:幣:礼物
10.(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参考答案:挠:屈服
11.(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
参考答案:勤:劳累,辛苦
12.(简答题)说明句中括号里的词的词性和作用: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祸。
参考答案:以: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短语,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
13.(简答题)说明句中括号里的词的词性和作用: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参考答案:焉:兼词,作补语。
14.(简答题)说明句中括号里的词的词性和作用:寡君使群臣(爲)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
参考答案:爲: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
15.(简答题)说明句中括号里的词的词性和作用:子玉剛而無禮,不可以治民。過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参考答案:其:句首语气词,表示揣测的语气。
16.(简答题)说明句中括号里的词的词性和作用: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参考答案:也:句中语气词,用在主语后面,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17.(简答题)指出下列句中括号里的字哪些是本字,哪些是通假字,并说明如何区分本字和通假字。
(1)兩涣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2)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满七尺,滑稽多(辯)。
(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4)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墙。
参考答案:
(1)“辯”是通假字;
(2)“辯”是本字;
(3)“彫”是通假字;
(4)“彫”是本字;本字是指专为记录某个词所造的字,它的形体与意义是有联系的。通假字是用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它的形体与所记录的词义没有联系。
18.(简答题)解释下列句中“防”的意义,并归纳“防”的词义引申脉络。
(1)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2)吾閒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3)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4)以防止水。
参考答案:
(1)规范、标准;
(2)禁阻、防止;
(3)堵塞;
(4)堤坝;“防”由本义到引申义的引申脉络是:堤坝——堵塞——禁阻、防止——规范、标准。
19.(简答题)指出下列句中的名量表示法,并归纳类型。
(1)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3)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4)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
(5)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6)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
参考答案:
(1)数词+量词+名词,如例1;
(2)数词+名词,如例2、例3;
(3)名词+数词,如例5
(4)名词+数词+量词。如例4、例6。
20.(简答题)把下段文章中括号里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日:“(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1)師退,次于召陵。(2)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3)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4)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5)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6)雖衆,無所用之!
参考答案:
(1)军队后退,临时驻扎在召陵。
(2)难道是为了我吗?是为了继续保持先君间的友好关系。
(3)君王您施加恩惠向我们小国的土地神和谷神祈福。
(4)君王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
(5)楚国把方城山当做城墙,把汗水当做护城河。
(6)就算是人多势众,也没有用兵的地方(用武之处)。
21.(简答题)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吳起者衛人仕於魯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於是文侯以爲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爲將與土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赢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爲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日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疽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参考答案:
吳起者,衛人,仕於魯。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於是文侯以爲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爲將,與土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赢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爲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日:“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爲?”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疽,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22.(单选题)下列各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簧、錢、刎
B項、寘、水
C發、信、伐
D彬、箸、解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3)。“簧”是上形下声,“錢”是左形右声,“刎”是右形左声。
23.(单选题)许慎为“假借”下的定义是()。
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4)。許慎説:“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24.(单选题)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祥,从示从羊,会意
B羶,从羊从亶,会意
C盃,从皿不声,形声
D線,从糸从泉,会意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0)。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25.(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两个字是异体关系的一句是()。
A(矜)(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B其(謌)(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
C重爭土(橐)(託),非下也,權重也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正确答案:B
解析 B(P45)。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A是通假字,C读音不同,D意思不同,故选C。
26.(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两个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
A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懦)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
B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須)之
C郢人堊(慢)(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D舉儉力孝(弟)(悌),罰偷窳,而惰民惡之
正确答案:D
解析 D(P48)。由于词义的引申和文字的假借等原因,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能或承担着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为了使文字更为明确地记录语言,人们就使用更多的字形来分担文字的记录职能,这就是文字的分化。
27.(单选题)下列各组词全是叠韵联绵词的一组是()。
A霹靂、知識、輾轉
B逍遙、從容、望洋
C綢繆、伶俐、唏嘘
D菡萏、剛強、爛漫
正确答案:B
解析 B(P63)。叠韵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的韵即主要母音和韵尾相同,介音不一定相同。
28.(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内
B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C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D齊圈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正确答案:C
解析 C(P72)。A中“凶”意思是“饥荒”;B中“盜”的意思是“强盗”,但是今义是动词”偷“,D中“愛”的意思是“吝惜”,今义是“喜爱”。
29.(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词义特点差异的一句是()。
A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B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D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正确答案:C
解析 C(P76)。“酸而不售”是说酒酸了因而卖不出去,其特点在强调卖的结果;而现代汉语中,“售”只是表示卖这个动作,不再强调卖的结果了。
30.(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B子玉之敗,子之(舉)也
C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D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正确答案:A
解析 A(P90)。词的本义,理论上讲应该是词产生时的最早的意义。A中“兵”是本义。
31.(单选题)下列对“飢”和“餓”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情感色彩不同:“飢”是中性的;“餓”常用于贬义
B语法功能不同:“飢”不可以带宾语;“餓”可以带宾语
C程度轻重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程度轻;“餓”指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程度重
D范围广狭不同:“飢”词义范围宽;“餓”词义范围窄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05)。“飢、饿”在表示吃不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饿”是严重的饿,指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
32.(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A賊民之主,不忠(賊:杀害)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蔽:错误)
C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重:重视)
D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鬻:唱)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25)。A中“賊”是名词用作动词,是“杀害”的意思;B中“蔽”是“使蒙蔽”的意思;C中“重”是“加重、加深”的意思;D中“鬻”是“卖”的意思。
33.(单选题)下列句中,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B既來之,則安之
C黎丘之鬼効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D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25)。D选项中,“是”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译为“把…看成对的”;“非”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译为“把…看成错的”。
34.(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省略主语的一句是()。
A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B人皆有兄弟,(我猲無)
C(豎子不足與謀)
D子常奔鄭,(昭王奔隨)
正确答案:A
解析 A(P284)。A中“生莊公及共叔段”省略了主语“武姜”。
35.(单选题)下列句中,有被动表示法的一句是()。
A懷其寳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B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爲新聖笑矣
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D擧公羲,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正确答案:B
解析 B(P268)。B中“必爲新聖笑矣”是被动句,其句式为“为+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36.(单选题)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潁考叔爲潁谷封人
B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C夫戰,勇氣也
D甚矣,汝之不惠!
正确答案:C
解析 C(P259)。“戰”和“勇氣”既不是同等关系,也不是类属关系,而是说明作战就是要凭借勇气的。
37.(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用作情态副词的一句是()。
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C始皇默然(良)久
D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67)。A中“誠”可译作“的确”,是情态副词。
38.(单选题)下列句中,数词表示分数的一句是()。
A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
B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C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54)。C中“十九”表示“十分之九”。
39.(单选题)下列句中,“惡”用作疑问代词的一句是()。
A好榮惡辱,好利惡害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C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D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正确答案:B
解析 B(P184)。B中“惡”是疑问代词,意思是“如何,怎么”
40.(单选题)古书旧注中,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做解释的注释类型是()。
A補注
B集解
C義疏
D傳注
正确答案:C
解析 C(P303)。義疏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做解释的注释类型。
41.(单选题)古书旧注中,用两个汉字来拼读一个字读音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讀若
C讀如
D直音
正确答案:A
解析 A(P305)。到汉末,人们发明了用两个汉字来注一字的读音的方法,即反切法。
(综合题)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懹王問于賈君曰:“人之謂(知道)者爲‘先生’,何也?”對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爲‘先生’也,為‘先醒’也。”……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慧然先達于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亂也,知所以亂;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譬犹俱醉而獨先發也……昔楚莊王與晉人戰,大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非子之罪也。吾聞之曰:‘其君賢君也,而又有師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師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也。吾聞之,世不絶賢。天下有賢,而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爲?”故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
42.(简答题)
解释文中括号里词语的意义。(1)知道;(2)學問;(3)厭;(4)昭然;(5)寤;(6)莫
参考答案:
(1)懂得道理、规律;
(2)学习求教;
(3)满足;
(4)清楚明白的样子;
(5)醒悟;
(6)没有什么人。
(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懹王問于賈君曰:“人之謂(知道)者爲‘先生’,何也?”對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爲‘先生’也,為‘先醒’也。”……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慧然先達于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亂也,知所以亂;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譬犹俱醉而獨先發也……昔楚莊王與晉人戰,大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非子之罪也。吾聞之曰:‘其君賢君也,而又有師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師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也。吾聞之,世不絶賢。天下有賢,而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爲?”故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
43.(简答题)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括号里词的词性与用法。(1)戰(服)大國,義從諸侯;(2)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
参考答案:
(1)译文:打仗能使大国顺服,信义能使诸侯归从;服:动词,使动用法;
(2)译文:这就叫作比别人先明白存亡的道理;之:代词,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懹王問于賈君曰:“人之謂(知道)者爲‘先生’,何也?”對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爲‘先生’也,為‘先醒’也。”……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慧然先達于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亂也,知所以亂;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譬犹俱醉而獨先發也……昔楚莊王與晉人戰,大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非子之罪也。吾聞之曰:‘其君賢君也,而又有師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師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也。吾聞之,世不絶賢。天下有賢,而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爲?”故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
44.(简答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先生”是个“博号”?
(2)为什么贾君把“先生”解释为“先醒”?
参考答案:
(1)先生是个宽泛的称号,可以称呼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最高者可以是君主,居中者可以是卿大夫,最下者可以是布衣之士;
(2)因为“先生”能够先于他人清醒地认识到天下安危存亡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