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读书与万物

作者: 冰千里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21:55 被阅读256次

    作者|冰千里

     01

    这个系列中,我详细介绍了心灵写作,以及如何运用它探索浩瀚的心灵,今天我将和你谈一个更广泛的事实。

    人本就孤独,所以我们苦苦探索内心,希望拥有更加广阔的意识形态,更立体饱满地看待自己、看待这个世界。

    但你别忘了,你本就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历史时刻中的一份子,你没办法隔离;你拥有的一切都是整个人类进化史、历史运动的结晶,你的存在也是另外一些人存在的映射,你没法独活,本就在其中。

    当你探索了无尽的潜意识,始终莫忘身后无边的宇宙,你当心怀敬畏地记住这个事实。

    即便你达不到这种境界,至少要有这样的意识,知道你是世界的主人,同时也是广袤宇宙的一粒微尘。你的存在正在推动历史的进程,也是滚滚历史长河的一丝涟漪。

    文字的诞生是文明的诞生,是社会制度的诞生,更是以一种无限性的符号融汇古今。从来没有一种现象可以像文字、语言那样虚无缥缈,却又极具神通,它的作用超过了任何象征性符号。即便是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也只是文字和语言的载体。

    写字,是人们除语言之外最广泛的沟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超越了语言所不能企及的心灵表达。

    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文字优于语言的最大体现是可以世代流传,否则没人知道几千年前发生了什么,也就没有现代人所认为的历史。

    我们先从身边最让你有感觉的谈起。还记得没有手机的年代吗?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错过了许多这样的岁月故事。

    02书写

    还记得学生年代传递的小纸条吗?内容千千万,但总有一行字挑逗着心灵。那时,互传的纸条就是后来短信息和微信的前身,只不过纯手工制造,绿色无污染。

    我收到第一张小纸条是这样的: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夏天,坐在后排的同学敲了敲我的后背,我瞄了一眼讲台上的老师,悄悄把左手向后面伸过去,张开手心,心跳加速,死死盯着老师镜片后面的眼睛。

    还好,掌心被快速塞进了一个小纸团儿,我急速把手撤回,拿起课本低着头,单手一点一点把球状的纸团撵开,余光扫着邹巴巴的纸条,还有被汗水浸湿的味道,上面歪歪扭扭的一行字:“快看陈二,哈哈”。

    我立刻把纸条重新揉成球儿塞进抽屉洞,放下课本瞥了一眼老师,然后左转45度,一眼瞅到了陈二,他趴在课桌上睡得正香,口水打湿了方格本,再往下一瞥,只见他宽松的短裤退下来一半,露出了半拉屁股。“噗嗤”一声,我没忍住。只见一个粉笔头朝我飞来,“啪”地敲在课本上,“站起来!”老师怒斥,我使劲憋着笑,脸涨得通红,慢悠悠站了起来……

    这就是我第一次收到纸条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后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律师,陈二居然在一所大学当了教授,不知他是否记得自己那半拉屁股蛋儿。

    枯燥的求学期间,“传纸条”成了一种高级别娱乐,想必在读文章的你也会涌上许多关于“小纸条”的秘密回忆吧?

    我想起了杜琪峰导演的黑帮片《枪火》,四个杀手在等大Boss的时候,无聊地用脚来回传递一个纸团,那种无声的默契和心照不宣或许就是纸条带来的直接体验吧。更重要的是一种未知,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总会吸引着那个年代的少男少女们。

    很有可能,你的第一封情书就是小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对你而言绝不亚于原子弹爆炸,而且是炸在你心间。它或许是你积攒了很多天的勇气,或许是你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结果,可那哪只是几个字呀,分明就是你整颗心!

    在无数作业和练习题的乏味中,纸条就是最原始的心灵书写,里面融合了你最纯真的情感,是你人生中最美丽的心灵私语。

    还有日记、贺卡、明信片、手稿、书信……都曾是几代人的心灵书写,它就是桥梁,连接着两颗火热的心。

    去年,大学广播站几位旧友重聚。席间,我拿出了一份手稿,20年前的,稿纸早已泛黄,字迹却清晰可见。

    宛如当年我们年轻时的模样,那一刻,时光回流,不惑之年的你、我、他(她),又回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几位播音员手捧旧稿,读了起来,她们声音温润、丰盈,却又有些哽咽,恰似旧时电波再现,带每个人重回了校园。

    而我,就站在宿舍凉台边,静静地听岁月流转、听往事如烟……

    作为当年编辑的我,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留作纪念,却又无从下笔,看着指尖冰冷的键盘,生怕敲不出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故事。

    而此刻,我看见了少年时的自己,站在学校昏黄的路灯下,读一封家书,持信的手随心跳颤抖、起伏,一滴泪,悄然滑落……

    看见一个男同学,手捧饭盒,故意在通往食堂的小路上长久逗留,只为等待心爱的姑娘,说一句“好巧”。

    看见了你们肩并肩在图书馆自习、手挽手漫步在不大的操场……

    看见了你们在球场挥汗如雨,在学校后面的小酒馆谈理想、谈未来……

    而那些年的书信,一个字一个字的,用笔墨刻在信纸,读了一遍又一遍。

    而后,用胶水把信封粘得牢牢的,生怕里面的字一不小心飞出来几个,丢在风里,再也捡不回。

    而后,课堂里书声琅琅,少年把笔杆吊在嘴角,双眼望着远方,他正在盼望着回信,那里有他深爱的人,那时候,等待把思念拉得很长、很长……

    是的,相信你也如我一般,走过了那些美好的书写时光。所以,书写不单是探索内心最好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产生链接最动人的方式。很多时候,你面对心爱的人羞于说出口,书写就成了最好的表白方式,每个笔画都闪闪发光,带着自己的身心温度,承载着每一个心动时刻。

    而收到字的那个ta同样忐忑心跳,正是书写让双方心脏的跳动产生某种相同的频率,交织共融。

    学生年代,我有几个笔友,来自不同省份,彼此通信成了别具一格的存在。因为未曾谋面,所以对这个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产生了无尽遐想,那些信往来穿梭于不同城市,也传递着内心深深的眷恋,就好像无形的魔镜,照见了另一个空间中的自己。

    尽管生活让我们失散在人海,但那些通信的岁月一定会留在彼此心间,永远……

    03读书

    了解一个人往往通过文字,即便是很多大师,即便是离我们遥远甚至故去的人,都在一代一代深刻影响着我们。

    如果你没有用心匍匐在对方每一个字上,没有一遍又一遍揣摩作者心思,就没法了解文字书写的真正魅力所在。

    求学期间,我曾被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深深吸引,经典的《警察与赞美诗》、《黄雀在后》、《饕餮姻缘》看得我如痴如醉。如今这本发黄的小说集依然放置在我书橱正中央,那是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距今已经有24年的历史。

    故事流畅的表达、反转的情节、匪夷所思的结局都让我着迷。记得我还有个同学也很喜欢读他的书,每次我们俩见面打招呼都是:“喂!欧亨利!”哈,那些难忘的日子呀......

    当你沉浸在某个人的文字里,你就会和他在一起,无所谓时空。那时的梦里我会见到欧亨利,不知怎地,我总以为他有着两撇八字胡,一双犀利无比的眼睛像极了苍鹰。

    让我拥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好多人,那些文坛巨匠们,我与他们从未谋面,却又像熟知多年。

    《鲁滨逊漂流记》也是我的最爱!一个人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独自在荒岛生活28年?他所经历的一切对我而言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简直就是造物主的化身。

    从一个文明社会一下进入荒蛮之地,从狩猎、捕鱼、挖洞,到制作工具、饲养动物、种植农作物,到造船、远行、探险,到形成文化、日志、和“星期五”建立关系,这一切都浓缩了人类进化史的很长一部分。

    在阅读这本书时候,我常有各种幻想,幻想自己若被无形之力抛在荒岛会是什么样子,周围一切文明社会不复存在,所有当下的关系和身份全部消失,我又是谁?我将如何证明我就是我?

    最能让我有感触的是鲁滨逊的书写和祈祷,这也是本书的灵魂所在。正是不停地写、不停地用石块刻字、不停地祈祷,才让这个可怜又伟大的人重新找回了自己,回到了现实。

    其实,人类进化到今天,在本质上变化并不大,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安全和力量,但这并不是人原本就有的样子。

    《鲁滨逊漂流记》依据真人真事改编,不同的是主人公的原型塞尔柯克在荒岛生存的时间比较短,读的时候我和丹尼尔·笛福在一起,透过他的作品,我与他遇见了。

    还有《穆斯林的葬礼》,几条线索平行又交织,构思极其巧妙,我读了好几遍,真真切切看见了“玉器梁”家族三代的悲情身世与凄美爱情,让我对命运相似的轮回之路惊叹不已。

    同时,故事背后的穆斯林文化、民族的兴衰荣辱与宗教信仰,以及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的残酷、动荡,无不在时时刻刻唤醒读者的灵魂。

    对我个人来说,谈到读书,有两个人始终绕不过去,一个是古龙,一个是弗洛伊德.

    古龙的武侠伴随了我很多年,直到现在,当我感觉孤独和缺乏勇气的时候,还会翻开,楚留香胡铁花、西门吹雪陆小凤、小李飞刀花满楼、萧十一郎孟星魂、绝代双骄燕南飞,三少爷的剑、傅红雪的刀,长生剑、孔雀翎、霸王枪、离别钩……

    这一切都会扑面而来,让我深陷其中。历经江湖的恩怨情仇爱恨交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些夕阳、断桥、残雪,那一串串风铃,那些热血与美酒、那香艳而绝美的女子、那孤单落寞的侠客,以性命相托的友情、那一场场宿命的刀光剑影,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我已入江湖,再也不愿醒来……

    有些文字,你要肝胆相照才会惺惺相惜。我与古龙,似早已相识多年。

    还有一个人深深影响了我,以及我往后的人生,没错,他就是弗洛伊德。他写的《精神分析导论》我读了三个月,那三个月我什么都没做,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它,标准的白天8小时上班制,工作只有一件事:

    读《精神分析导论》,一读就是100天。

    我是把每一段文、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掰开了、揉碎了、咀嚼了,咽下去的。

    即便如此,每次再读时,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心得,也依然会有咽不下去的思想。

    我想,这或许就是经典之伟大吧,它会让你用一生时间和它在一起,还嫌不够,若有来世,我还会选它。

    最初读这本书时,好像弗洛伊德就站在讲台上演说,而我就在很多人中间,静静听着。

    各种矛盾、冲突,存在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都让我反思和回味,有很深的冲击。

    会因为一句话思索良久,比如:

    信仰是不容易获得的,如果你们很容易获得,不久,它们便会失去价值。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引用过它。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现实却会让你各种纠结,想快速达成目标,但又觉成功离自己很远,遥不可及,想快一点、再快一点,欲速则不达。其实,太快了就会焦虑。

    这时,需要停下来审视自己。停下来不仅仅是为了休息,更是为了看清方向,看清自己在各种关系里的位置。

    也是为了将来走得更远,所以任何梦想都不会轻易达成,坚持和努力才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没有捷径。

    凡是能通过一些手段快速达成的目标,总会在不久后发现,它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从而心生困惑。

    再比如这句话:

    痛苦的存在有个前提条件:一些心理过程在常态的时候没有进行到底,以至于不会出现在意识之中,那么,痛苦的症状就是这种未完成的心理过程的替代物。

    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人。在成长经历中,总会遇到挫折,或许是养育者不恰当的对待,或许是来自外界事件的干扰,挫折发生时,人的内心其实产生了大量情感体验。

    这样的情感并没完全释放,搞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就会压在潜意识,直到最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才轻松,否则一有机会就会产生痛苦。

    像父母怎么也搞不明白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不明白他们为何如此痴迷网络游戏而不愿学习。其实,对孩子内心而言,发生了很多故事,每次的发生都不被家长看见,时间久了便出现了状况。

    再比如,你不明白在爱情里为何总被同一类型的人吸引,让你快乐又让你纠结,无法释怀的时候,总会用“缘分”和“命运”等词汇来解释自己的遭遇。

    当你读懂了这本书,它会给你答案,任何的发生总有意义,人与人的相遇、相离总有内心动力的推动。

    虽然现在的心理治疗流派丛生,技术也是此起彼伏林林总总,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动力学依然是探索内心无意识最好的疗法。

    所以,不管是福楼拜还是海明威,不管是曹雪芹还是鲁迅,也不管你现在看的是谁的文字,你定要珍惜,他们的书写就是他们的心血,而你正在一点一点看见那些鲜红,怎能不去感恩呢?

     别人的书写作品被你阅读,你自己的文字又被他人翻阅,人与人之间正是在这种非语言的沟通中互相映射,这就是“神交”。

    许多人相识一生却形同陌路,也有些人未曾谋面却已相知相惜,这就是书写的魅力,字如其人、文若其人,甚至在我看来,自由自在的书写比这个人本身更具有深度,像是自己都不曾了解的那个自己。

    04集体无意识

    写作除了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神交、抵御孤独、被照见,更大范围而言,它能够让你遇见整个历史、文化,穿越古今。

    正如先人留下的史诗巨著,都是人类集体思想之浓缩,一部《圣经》让无数人找回了丢失的信仰,四书五经曾影响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这都是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通过它们,你在遇见一切,无所谓时间和空间。

    非常喜欢一部美国影片《超体》,主人公最终开启了百分百的潜意识,自己肉身已经和万物化为一体,无处不在,她可以瞬间去到秦朝的长城,也可以游走在现代的埃菲尔铁塔,可以读懂每个人的思想,也可以去到原始社会和人类祖先对话。

    这部影片形象描绘了当个体超越了自我,就可以与灵魂交流、与神对话,象征层面就是突破了生死轮回和时间、空间束缚,那就是佛的意义所在。

    有着大量阅读和写作经验的人们,意识都会无限拓展,把心灵交付给文字,文字就是心灵,会让你自由穿梭在各种平行空间,也会让你突破狭小的自我桎梏。

    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飞翔在蓝天白云下的百花丛中。伟大与渺小的意义几乎等同,心电感应与灵魂呼应好像收音机里的波段,一直传播开去,寻觅同频的万物生灵。

     从一张小小的纸条到《圣经》都是文字的魅力、书写的力量,而现在,书本就在你身边,纸笔和键盘也就在你眼前,敞开心扉,放飞狭隘的思想,身心一体,走向无极和空灵,在那里,你总会找到一切的本源。

    你好,我是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重度孤独爱好者,主攻亲密关系、书写治疗,这是《让写作通往疗愈》系列第65篇,记得关注我公众号:冰千里心灵写作

    各位文友,我正在参加征文:简书X 001体育 | 那一抹蓝色的忧伤欢迎围观,这里,我用心灵书写,带你回到芳华岁月。

    也欢迎投稿专题《疗愈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芸漠:买了书,不知道能不能看完。还真怕自己水平太低,看不懂。
      • 股海人生:文章写得太美啦!在读您这篇文时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虽写不好,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说“写吧”。原来写作有这样的治愈功能,而自己就是那个需要被治愈的人,所以潜意识再提醒我,我却不明白。真得很喜欢您的文章,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读来是一种享受更是种学习,如沐春风,在春风中吸取养料得到成长。
        冰千里:@漂迫碎月 很高兴对你有帮助
      • 戒得者:阅读和写作是关乎内心的,语言和交流更侧重于外部。人的内心是如此无垠,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如果真的钻进去,恐怕人人都是重度孤独爱好者了😅
      • 大小白杨:神交古今,心忧天下!
      • 富华杰:初看不懂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作品有思想有深度,引发共鸣,真心喜欢,直接点赞!
        冰千里:@富华杰 🙏🙏
      • 峰霞仙子:与书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无声的火有声的世界对话,与生命中相遇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尊重,也就不孤独了,思想不再是一个人,一个人也不再是一个人。
      • 鸿雁高飞_b0d2:以书为伴,以书会友。
        文如其人,人文精神。
        👍👍👍
      • 驽马渡江:《警察与赞美诗》,主人公一波三折的经历,以及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态度,曾经深刻的吸引和影响了我,让我觉得美国的流浪汉能有嬉皮士的性格特质并非偶然。
        《精神分析导论》是本好书,我也想再去读一下,:yum: :yum: :clap: :clap:
        冰千里:@驽马渡江 嗯,值得一读
      • 榴糊糊:能给个联系方式吗?想做个咨询给自己和孩子。
        冰千里:@榴糊糊 chenyuxuanyue私人微信
      • Sonia岚:您研究心理学的,厉害厉害,写文章也厉害:+1:
      • 沙子0001:痛苦的存在有个前提条件:一些心理过程在常态的时候没有进行到底,以至于不会出现在意识之中,那么,痛苦的症状就是这种未完成的心理过程的替代物。

        被这句话,戳中。
      • 亭玉子:沙发,晚安

      本文标题:写作、读书与万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x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