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庞,一个将来可能的帮手,让她死灰般的心里升起希望。
那样奇怪的眼神,那样奇怪的话语,可她直到最后才明白……
一味的防守总是被动的,最好的防守就是反击!
马蹄羹
已经周岁的温宜却频频吐奶,嬛嬛只看到了华妃一党可能以孩子生病邀宠,却没想到是已设下圈套陷害自己。华妃故布疑阵,以太医、传膳太监之口落实马蹄羹有问题,再从御膳房确认只有嬛嬛宫里取过木薯粉,之后再以宫女口供落实人证,貌似人证、物证俱在,却不想半路杀出程咬金,端妃出面证明嬛嬛当晚与自己在一起。
从时间上来说很短,交待以上剧情只用了几分钟,从细节看却有很多可玩味之处。华妃忙得很,又表慈母心又当大侦探,还任大法官,几乎是独自一人撑起一场戏。曹贵人假戏真做,心痛孩子却无计可施。皇帝一心想维护嬛嬛却难以如愿,皇后为了嬛嬛不惜与华妃口角,嬛嬛有冤难诉险些步眉姐姐后尘被禁足……直至端妃出现:“当夜,莞贵人是和本宫在一起。”而嬛嬛也很机敏,与端妃打了个配合,利用端妃假咳的时机,将口供一一对上。而面对华妃的置疑,端妃很无辜:“我为什么要帮一个只有两面之缘的贵人呢?”而端妃也很老辣,抓住人证这个最易攻破的环节不放,刚才还言之凿凿的人证忽又改了口,为嬛嬛的清白划上完美的句号。
如果说眉姐姐的事没牵连到嬛嬛,是嬛嬛应对得当,那这次的事情嬛嬛是逃得勉强。如果没有端妃的“有意”援手,后果不堪设想。
试探
年羹尧接连打了胜仗,皇帝一心想安抚年氏一族,在去嬛嬛宫里吃早饭的时候看似随意的问了嬛嬛的意见。嬛嬛迟疑间先是问了皇后的意见,然后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暂缓。但是皇帝面色高深莫测,只是低头吃饭,一言不发。嬛嬛马上认错,而皇帝依然沉默,良久,方说:“无妨。”随着皇帝心意的松动,嬛嬛趁机提了眉姐姐之前辅助皇后的事,皇帝:“刘畚还没抓住。”“是,只要抓住刘畚就可还眉姐姐清白了。”真是机智啊。
每次看这一段时,自己都会为嬛嬛捏把汗,这样的违反皇帝的意愿,而且又提到眉姐姐,多么冒险。可就是这样,才能险中取胜。
这才是有效的沟通。通过对谈话内容、方向的引导,达到预定的目的。本来是对自己极为不利的话题,通过有勇有谋的应对,不但成功表达了反对意见,且意见被对方接纳,最后还通过大胆的延展,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工作中经常有类似的经验,对于领导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且确认自己是对的,但就是无法说服领导。久而久之,便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一味的应和。而有的人则不然,同样的事情,换个人说,领导居然欣然同意。这才是功夫。
反击
嬛嬛放出要抗旨私自探望眉姐姐的消息,实际上却是与敬嫔聊天,既挖出浣碧这个内奸,又摆华妃一道,最终还与眉姐姐见面互通有无,一石三鸟。
在这里有一句很给力的台词,来自嬛嬛:“能不能容得下臣妾是娘娘的气量,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臣妾的本事。”看来嬛嬛真的是忍不住了,眉姐姐被推入水、被诬陷假孕以至降位禁足,自己被下毒、被诬毒害公主险些被处置,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实在是不能再忍了。
忍,还是不忍,这是一个问题。在后来嬛嬛被华妃整的时候,我不免会想到这一幕。这样的针锋相对,这样的剑拔弩张,华妃怎能不记恨。可是再一想,先前嬛嬛可是一直忍让的,可曾换来一天安稳日子?
其实,对华妃而言,嬛嬛的存在就是错误,与她是否恭敬、是否有心计都无关。就算你恭恭敬敬,我也照样灭你没商量,你有心计那就费点劲,没心计就省些力,灭了你是我唯一的目的,其它的都——无、所、谓。
面对现实中的冲突,是忍让躲避,还是奋力反击,关键是怎样做能让结果最优化。比如路人之间的冲突,只是偶遇擦出火花,不是特别过分就轻轻放下,算了。比如夫妻之间的龃龉,如果感情深厚那让一让对方也无妨,如果触及底线那就干脆了断,如果介于两者之间,要么下决心改造自己或对方,要么练就金钢罩百毒不侵,凡事不往心里去。
但如果冲突一再发生,职场、情场都算,如果有冲突,必须要反击,因为不反击并不会导致圆满的结果,只会让自己不断的退却,直至退无可退触及底线,然后爆发,结果反而更严重。
至此,第一波“大僵尸”刚刚过去,各路人马已亮相过招。丽嫔、余氏等炮灰已成往事,皇后、嬛嬛等日后的大BOSS已开始热身,端妃、敬嫔等已基本表明立场,安陵容与嬛嬛眉姐姐之间嫌隙已生,并已悄悄站在皇后一边,果郡王对嬛嬛的心意被嬛嬛严正拒绝,年氏一族立了大功正风光无限。
其实,在宫里从来没有什么风暴将至,在宫里,风就从来没有停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