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书 价 值
马云作序,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联名推荐。一个被“耽误”在商界的人口学者,一本探讨人口与创新能力关系,并剖析其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严谨学术著作!让携程旅行网创始人梁建章告诉你,人口与国家创新力之间的关系。
阅 读 收 获
· 了解人口与国家创新力之间的关系。
· 洞察我国创新的优势与挑战。
· 获悉未来人口政策将如何影响创新。
作 者 简 介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试 读
以下内容为《人口创新力》一书精华解读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解读内容。
以下内容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误解
二、经济发展在于人
三、创新,创新,还是创新!
四、世界人口与创新力现状
正 文
一、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误解
1. 低生育率已成多国难题
大约二百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口和经济学的文章。他认为,生产力提高必然会导致人口出现指数级别的增长,因为当人们拥有更多收入的时候,一定会生更多的孩子。而这些疯狂增长的人口会消耗社会生产力,导致饥荒、战争和其他各种灾难。
那么真正的世界人口形势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
在农业社会,所有国家的人口都呈现出低增长率、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特点。因为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父母需要生育尽可能多的后代,以确保至少有一个孩子可以活到成年。而在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完成后的最近200年当中,世界经济的增长规模非常惊人。世界人均收入从几百美元增长到几千美元。伴随着财富增多,人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来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后代健康程度,人们的寿命随之延长,因此人口迅速增长。
然而在后工业时代,与马尔萨斯的预测恰好相反,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父母们反而越来越不愿生孩子。人口爆炸的现象消失了,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不断的繁荣发展中经历了生育率的大幅下降。
近50年来,家庭规模急剧变小,生育率持续下滑,世界平均综合生育率已经从50年代的4.9下降到21世纪最初10年的2.5左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经历低生育率并且该生育率将更进一步下降。超低生育率,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非常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超低生育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进行了总结。
①教育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尤其在东亚国家,人们培养高学历后代的欲望,不仅会让教育经费支出上升,家长投入的精力也会增加。这种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的观念,势必会导致生育率降低。
②随着经济更多地转向服务导向型和创新驱动型,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参与率都在稳步上升。女性在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时间变长,改变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一个家庭能用在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和精力整体上变少了。
③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之下,养老是人们繁育后代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储蓄和公共养老金生活,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却对赡养父母没有多大帮助,这从财务角度来看是“赔钱”的。
④现代城市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娱乐和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们本可以用来养育孩子的时间又被“抢占”了许多。因此城市中的年轻人不断推迟结婚时间,晚婚已成为趋势。有些人宁可选择过单身生活,不生孩子。与此同时,在高收入国家尤其在大城市中离婚率也在不断上涨,这也会导致生育率下降。
伴随低生育率而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由于低生育率和高预期寿命,世界人口正变得越来越“老”。2015年,老年人口(大于60岁)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5%,预计到2030年达到12%,到2050年超过15%,并且还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那时,日本和韩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年老的国家,国民平均年龄为53岁;在欧洲一些超低生育率的国家当中,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国民平均年龄将超过50岁,比2010年增加了7~10岁;中国国民的平均年龄将达到46岁,比现在的平均年龄大9岁。
老龄化不仅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比”(每一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人),还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冲击,这一点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阐述。
image.png2. 人口、资源、环境
1972年,作为马尔萨斯忠实信徒的罗马俱乐部在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做出了这样的预测:在随后几十年里,人口爆炸将会导致能源耗尽和资源枯竭。还有许多人担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价格会越来越昂贵。
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尽管在过去的二百多年中,人类的生产力和人口数量都有所增加,但由于替代资源和能源的开发,自然资源并没有被消耗殆尽。从理论上讲,替代能源的发展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地球上所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一个小时照射地球的太阳光,足以提供当今世界一年的用电量。我们仍然使用大量化石燃料的原因是,现在化石燃料仍然相对便宜。最近页岩气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成本,拥有丰富页岩气储量的美国有望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净资源出口国。中国也藏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一旦石油价格上涨,就可以用来支持中国消费。
事实就是,如果价格能反应一种特定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任何一种资源的枯竭都不会成为大问题,因为随着价格上涨,其他替代资源将会被投入使用。曾有一段时期,美国的油价超过了每桶100美元,然而几年之后,由于太阳能和电动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石油价格回落到了今天的每桶约50美元。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需求,致使油价飙升。然而到了2015年,高油价推动了太阳能、风能和页岩气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油价逐渐回落。因此通常情况下,世界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适应替代资源,能源危机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
今天,世界经济中只有5%的份额与自然资源相关。对人类而言,稀缺的并不是能源,而是自己的创造力。在未来的100年时间内,人类很有可能到其他星球上探索和利用能源。
民以食为天。能源的问题说完了,我们来探讨一下很多人都关心的粮食和水资源的问题。同样,尽管世界人口的数量和粮食消费一直稳步上升,但世界粮食的价格却一直保持稳定并有所下降。20世纪80年代有两件事对于世界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一是绿色革命蔓延到印度,将其从食品进口国变成食品出口国,尽管这一时期印度人口的增长极为迅速;二是中国的农业技术也大大提高,尤其是实施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事实上,农业技术的进步让所有国家都出现了粮食增产的状况。中国在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上不可小觑,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近20%的人口。地球上其实有充足的土地来养活世界的人口。未来中国将会进口更多的粮食,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产不出来,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食品价格更低廉。
在需求方面,随着世界人口增长放缓,食品消费的增速将明显放缓,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会一直保持稳定。农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减少,并且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来粮食将会变得丰富且廉价。
至于水资源,因为其具有可再生性,地球上所蕴含的水资源总量是固定的。虽然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但这不是资源问题,而是生产、分配和资源保护的经济问题。例如,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用水的利用要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率,原因是发达国家大量投资于节约用水的技术和措施。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由于率先采用了滴灌系统,其用水量比传统灌溉少50%。此外,海水淡化技术也在以色列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他们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生产了大量淡水,且成本已低于每立方米1美元。
最后我们来谈谈环境问题。过去几年里雾霾频发。雾霾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大量悬浮颗粒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堆积在空中而造成的现象。通常认为,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燃煤、工业污染和建筑扬尘,而这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倘若没有高度的工业化和巨大的人口规模,也就没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因此有些人认为,只有控制人口才能保护环境。
其实,人口只是环境污染的次要因素。技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于环境的影响,比人口规模本身要大得多。比如,与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汽车相比,使用非清洁型能源的汽车通勤消耗的资源要高出20~30倍。历史上,通过投资和使用清洁技术人类曾成功地解决过环境问题。比如伦敦就曾被称为“雾都”,发生在1952年那场持续几天的大雾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之后英国政府痛下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污染问题。今天,伦敦虽然居住着比当时多得多的人口,但其空气质量在全球143个大城市中位居38名(世界卫生组织,2011)。
1980~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400%,但中国的人口增长约为10%。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趋于稳定,是否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几乎完全取决于清洁技术的采用速度。
再来看看人口拥堵问题。近年来,在人口稠密的国家,主要城市已变得拥挤不堪。所以人们认为城市人口密度与国家人口密度息息相关。但根据我们的统计可以得知,像阿根廷这样人口密度非常低的国家,其4000万居民中的1/3都居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比北京还高。
那么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有什么关系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当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它的城市会更加分散,人口密度也会降低。因为随着财富增加,城市有能力投资建设更好的道路和公共交通,居民可以通勤更长的距离去上班。洛杉矶的城市人口密度就不高,因为它有非常庞大的公路系统。东京有3700万居民,但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统(超过3000公里的地铁和火车)。贫穷的城市没有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或公路网,居民不得不住在离市中心很近的地方,这才造成了城市人口稠密,拥挤不堪。
在我国,北京和上海的人口都已经超过了2300万,并且仍在持续增长,这些特大城市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了?比如居住或游历过北京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的污染与拥堵感到无语。但作者认为,北京目前的人口数量远没有达到最佳的人口规模,而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可以解决污染、拥堵等“城市病”的。我们先前提到了洛杉矶、东京等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作为一个富有的城市,北京完全有财力跟上步伐。
人们被大城市所吸引,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因此城市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有莫大的益处,这是不可逆转的。根据作者预估,上海和北京的最佳人口规模,大约可达到4000万~5000万人。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可以借鉴东京那种用高速铁路连接卫星城的方式。比如横滨就是一个卫星城,距东京市中心28公里,乘坐高速列车抵达只需20分钟。此外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区规划(作者认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分离是不必要的),地铁、高铁、共享交通工具的组合,这些都将会解决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image.png3. 鼓励生育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低生育率这一难题,世界各国都开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鼓励人们生育,我们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二。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慷慨的鼓励生育政策。在英国,大多数有了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每周可以领到20.5英镑的补贴,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星期再增加13.5英镑,一直持续到二十岁。而对于低收入家庭,第一个孩子每周发放122.5英镑。超过两个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每周可以领到210英镑的补贴。而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都采取了直接给予现金补贴的方式来鼓励生育。
再来看亚洲。对于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日本政府都会一次性给予奖金一百万日元。2013年,日本政府将鼓励生育的预算从94亿日元提高到140亿日元。此外,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面临低生育率问题的地区,都开始提高财政预算用以鼓励生育,但与欧洲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如何将生育率提高是一个普遍的难题。2000年中国的生育率大约是1.6,2015年低至1.3以下,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将讨论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鼓励生育政策应当包含哪些方面,书中给出了总结:
①财政支持。许多低生育率的发达国家支付给各个家庭的儿童抚养费标准,占GDP的1%~5%不等。这里有一个正相关关系:较高的补贴会带来较高的生育水平。
②日托和教育支持。法国以其为学前儿童提供卓越的政府支持而闻名于世,政府不仅免费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幼儿园服务,2.5个月到3岁的孩子,可以被托管在政府提供的日托中心,该项公共服务也是免费的。目前其他国家也在学习欧洲国家的日托政策。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里私人开设的幼儿园和日托中心费用较高,政府开设的又供不应求。小学和中学也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种种问题也加剧了大城市的低生育率。
③给予产假福利。一般来说欧洲的怀孕福利是很慷慨的,英国带薪产假为39周,享受工资的90%;在德国,全薪产假时长为140天,之后雇主必须提供40%的工资,直至孩子一岁半,且在此期间雇主不能解雇母亲。
除了提供福利,许多国家都在试图构建鼓励生育的文化。比如法国政府会颁发金质奖章给生育超过八个孩子的母亲。此外,非婚生育在欧洲相当普遍,非婚生子女可享受与婚生子女待遇相同的补贴,这使得单身女性更容易抚养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率。低结婚率是亚洲国家及地区生育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为非婚生育在这些国家的文化中是受到歧视的。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