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读完了2018

书读完了2018

作者: laipeiyuan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3:43 被阅读118次

12月30日读完胡迁的《大裂》,2018年我读完的书目定格在了41部。

仍有很多书未完待续,我真该养成一个读完一本书再去读其他书的强迫症。很有意思的是,今年我读完了19部非虚构类著作,以前的我可是非小说不读的。我常说,喜欢读小说意味着还不能完全认同这个世界,或许现在的我渐渐开始理解这个现实世界了吧,亦或许我只是单纯沉迷于阅读。

1.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荒野侦探》

“我们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我,或者只是想看看我们能走多远。”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诗人。但命运的荒洪终究会碾碎诗歌的痕迹,我们的身影逐渐斑驳模糊。或许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历史的余烬中仔细地捡拾着每一粒碎片,那是一首诗,那是一首献给你的情诗。

2. (美)马克莱文森 《集装箱改变世界》

和《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书不同,本书正儿八经地讲述着集装箱的发展史。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买这样的书,但它却出人意料地精彩有趣——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原来这些不起眼的铁盒子也曾有过波澜壮阔的故事。

我们就是这样,在喜欢的事物上花再多的时间仍乐此不疲,而对不感兴趣的那些,多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

3. (南非)J.M.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克里斯多夫·奈特于2013年因偷窃罪被捕,这位在缅因州森林里独自生活了27年的隐士正是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的现实写照。迈克尔太忙碌、太愚蠢又太专心了,他听不到历史车轮的隆隆声音,他的心里只装着使荒野开满南瓜花的想象。

“我不会喜欢我将要进入的这个社会。我不认为我会融入。它的声音太大了。太多彩缤纷了。缺乏美感。粗野。空虚。烦琐。”

4. (美)彼得·海斯勒 《甲骨文》

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追求宏大的叙事,我们渴望书写时代的变迁······我却更喜欢何伟写的这些“小品文”,笔触很轻,结构散漫,还夹杂着私货,但似乎只有他会坚持不懈地追寻着陈家梦,这个从来不为人所知、更谈不上被遗忘的甲骨文学者。

《甲骨文》最后一章写巫宁坤,这位研究英美文学的学者于1951年选择回国从教,而随后的20年里他大部分时间呆在监狱,或是下放到农村,但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我可能会写出几本关于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的书。但那又如何呢?这些书已经很多了。《一滴泪》这种回忆录也许更重要呢。”

5. (美)菲利普·迪克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不管去哪里,你都不得不做一些错事。这是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求你违背自己认同的身份。在某些时候,每个活着的生命都必须这么做。这就是终极的阴影,造物的缺陷。这是终极诅咒,那个吞噬所有生命的诅咒。整个宇宙都是这样。

“我爱你。”蕾切尔说,“要是我走进一个房间,发现一张沙发是用你的皮做的,我在沃伊特·坎普夫测试中的得分就会非常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读完了20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b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