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便”二字说明了什么(阿莲的第1014篇每日一省)

“随便”二字说明了什么(阿莲的第1014篇每日一省)

作者: 攸而宁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11:55 被阅读0次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要么不怎么和父母沟通,要么爱说“随便”二字。我们想过吗?同样是“随便”这两个字,但他们却说的完全不一样,背后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家庭氛围。

比如同样是父母问孩子中午想吃什么,A和B都说“随便”,于是妈妈自己做了决定。当A的妈妈问孩子好吃吗?A开心的说挺好吃啊!

说明妈妈足够的了解自己孩子,大多情况下都给了他超预期的体验,所以他觉得咋样都行,随便,你们做主吧,反正你们是懂我的。

而男孩B就不一样了,妈妈问他好吃吗?他淡漠的说一般般,妈妈说那你为什么不说你想吃什么呢?他冷漠的说:我说有用吗?原来他们之间总是有这样的对话(还原他和妈妈的对话场景)妈妈:你想吃什么?

孩子:毛血旺米饭吧!

妈妈:你确定吗?那么辣。

孩子:确定。

妈妈:妈妈记得你上次说喜欢吃牛排,要不咱们去吃牛排?

孩子:行,你看吧!我无所谓!

这对话看似询问商量,可是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我说了也没用,你还是按你的意思来,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孩子就不再表达自己的想法,消极地回应“随便”。

咱家孩子有说过“随便”吗?又是哪种“随便”呢?我们如何让孩子的“随便”更多地呈现积极的意义呢?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全权负责,孩子会很依赖父母。再大一些,就会变成孩子去做主,大人指导和帮忙,当然,也会有评判和要求。

原则如下: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和参与,允许孩子自己做主。那么对于大事呢,家长就一定要学会和孩子商量,比如,升学方向,记住,是商量,不是带着目的商量,因为那会让孩子觉得你并不是真心尊重他和看中他的意见。也许你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全面不靠谱,那么你们可以一起验证商讨,不能强势决定和否定。就是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和错误 不要一直翻旧账,更不要用过去的眼光去否定当下和未来的行为。把握好一些对待事情的原则,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懂他、理解他、接纳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便”二字说明了什么(阿莲的第1014篇每日一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d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