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笔者听了一首被最近炒得火的不行的《惊雷》,真是听得脑门像被雷劈了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28444/082ddecd9509af94.jpg)
总结一下这首《惊雷》,这首《惊雷》是前几年直播间里流行的喊麦形式,全篇以一个不变的动次打次节奏贯穿,附带只为了押韵而无任何含义的歌词。它的链接我就不放在文章里了,毕竟第一我没收广告费,第二我也无意传播这种表演形式,第三我更不认为这种形式是歌曲。
喊麦的由来
喊麦,一个流行于21世纪的形式,最早在各个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以其独特的营造氛围的手段,在各个直播间流传。《惊雷》就是一首标准的喊麦作品。它的传播和被广泛讨论是因为前两天杨坤直播的时候,有网友点名了这首惊雷,杨坤兴高采烈的过去听了一下,听完后直接懵逼了,直言神马东西,要旋律没旋律要律动没律动
面对这个diss,惊雷的原作者mc六道给出了回复。
你觉得这个回应乍一看有道理吗?我们来扒一扒。
首先这个回应很鸡贼,里面有强烈的偷换概念行为。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来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这句话的原意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注意这句话的前提是合乎理性的东西的存在,所以这话意思它不是说世界上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美国川老师还是存在的呢,它合理吗?
第二,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吗?
简直胡扯!
一本书你读完了完全不知道作者讲什么,那么这是一本烂书;
一部电影你看完了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那么这是一部烂电影;
同理:
一首歌你听完了不知道演唱者想表达的情感,那么这就是烂音乐。
喊麦到底是不是歌曲
喊麦,能算是歌曲吗?
歌曲三要素
我们来说说音乐的三要素,它们指的是旋律、节奏与和声。
旋律:
又称曲调。音乐的起伏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水平有序地组织起来的,形成一个曲调。旋律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曲调的方向是可变的。有三个基本方向:水平方向、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
同一音调的进展方向称为水平;从低音到高音,向上;从高音到低音,向下。曲调发展的常用方式是“谐音重复”、“渐进”和“跳进”。
节奏: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中中音的长度和强度。音乐的节奏常被比作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拍子和拍子的周期性和规则性的重复。
和声:
简单来说就是把旋律和节奏串起来。和声包括“和弦”和“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三个或更多声音的组合,这些声音根据一定的规则纵向(同时)重叠。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具有明显的强、轻、厚、薄的色彩效果,还具有构成分句、段落和结尾乐的功能。
比如交响乐是音乐,牧童吹的短笛也是音乐。著名二胡曲目《空山鸟语》,唢呐的最高境界的曲子《百鸟朝凤》。这些歌曲里就是融进了大自然的各种鸟叫的声音,演奏家们用乐器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形成了享心悦耳的声音艺术。这就是音乐。
所以音乐必须有旋律,节奏,和声,这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那么,《惊雷》是音乐吗?
没有和声,没有旋律,没有节奏。《惊雷》的词就是为了押韵而押韵,无任何含义也经不起推敲。
客观的说,杨坤的评价是从歌曲三要素出发的。“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
如果你有兴趣查查喊麦的解释,在搜索引擎里的答案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28444/ee4fa10cf7d1c417.jpg)
emmmm...对着麦,喊????
喊麦形式你我他
网上流传这么个段子:其实喊麦很容易,加个你我他就行了!
打个比方:黄河我入海流,白日你依山尽,欲穷他千里目,更上我一层楼!对,就是这么简单。
一首首喊麦神曲,也是这么批量加工制造而来的。
如果要比较音乐有没有高低之分,首先要都在一个纬度上比较,也就是大家都是音乐。
退一步讲,如果把喊麦从单一的旋律剥离后,看看这些年喊麦文化到底输出了哪些内容?
节奏方面没有任何变化,就是动次打次。
伴奏也不是原创的,大部分都是从网上下载的。
能比较的只有歌词,喊麦的歌词....emmmm,算了还是不要比歌词了。
喊麦形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目前喊麦作品《惊雷》在各个短视频平台已经被用烂了,大街小巷里都是它在循环播放。这些就是《惊雷》作者能够蔑视杨坤的资本和的底气。你觉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你有影响吗?
我想说,各位的审美投票直接决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面貌。对应的,我们每一次给喜欢的歌曲、电影、微博、书籍等点赞、转发、付费观看都是我们在为这个时代的流行元素投票。每一次投票的汇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和风向标。而在今天这个AI大数据时代,这些风向标都会被资本方敏锐的抓住。
通过大数据分析,创作者很容易抓住我们的投票和审美需求,这其中就会充斥着很多只想挣快钱而批量产出的粗制滥造的歌曲。
大家一定记得早些年各个电视台充斥的抗日神剧,全网的玄幻古装剧、拿着剧本照抄的真人秀和迷之流量选秀节目,都存在流量和无脑倒逼艺术和才能的情况。很意外?这些都是我们用脚投票的结果。你喜欢什么,就会被推送什么。
周董-卤蛋-超人-奶茶王子-不务正业的电竞选手周杰伦老师也被粉丝点唱过《学猫叫》,这次的事件里杨坤为什么如此愤怒呢?
我觉得他是为华语乐坛、为大众的审美和认知让他失望、堪忧并且感到愤怒。为什么一个要歌没歌、要调没调还没有创作门槛的作品能够和出道几十年、辛辛苦苦做音乐的创作人的作品比较呢?
如果未来我们还是用脚投票,那么类似于《惊雷》这样的作品就会占据排行榜;流量明星就会倒闭老戏骨们退役; 我们也会经常在影视作品里欣赏到baby老师的殿堂级表演;想想都觉得这个世界真可怕。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28444/23b37286855772b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