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梦初醒始茹素

大梦初醒始茹素

作者: 孟立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23:19 被阅读0次

    每年清明节,都随梵净山习俗陪家人一道去给逝去的长辈挂青扫墓,每年都会感慨一代一代向死而生的悲壮,同样也会想起远在黄土高坡那沟壑峁头圪梁梁上,祖父那一座孤坟。一九九六年冬天爷爷离世后,再没有老辈们埋入新堪的那座坟茔。其时我尚年幼,对于死亡一事完全没有概念,只记得爷爷躺在棺材里,穿着电视剧清廷那种服装,表情安详,似睡了深沉的长觉。

    多年后,旁系本家的一位同龄兄弟车祸身亡,我才第一次正面思考死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虚无的问题,谁想都会想入死胡同,于是,常常整夜睡不着想死亡之后的空虚,比想自己的死亡更可怕的,是想到父母终有一天也会离开我们,而且只有在死亡跟前,永远这个词才显得无限意味深长,后来接触了西方哲学,当然也有东方的儒释道,对于死亡,各有表述,但始终解决不了缠绕在心里的虚无感,那一个终点终有一天会来临,有了儿子以后,更是想到一代又一代向死而生的宿命,人生的意义,或者说地球的未来,基因的未来乃至整个时空,都是一场虚无的存在,我们这样忙忙碌碌,折腾什么?

    每个人都会想到过这个问题,可当生活风平浪静之时,当春风得意之时,当共享天伦之时,当消费娱乐之时,谁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这些时候,死亡离我们好想非常之远,甚至根本就不属于我们人生的一个部分,对于物质,我们总是遮遮掩掩,嘴上说着不要不要,心里却欲壑难填,对于情欲,我们总是偷偷摸摸,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却想入非非,对于名誉,我们喊着奉行利他主义,但面子却比什么都重要。说到这一点,冯小刚的《手机》中,一干人去老家参加奶奶葬礼,砖头哥要费墨喝酒,费墨不喝,砖头哥说你要是不喝,我这面子就全掉地上了,沈雪接了一碗,砖头哥嘿嘿一笑,说妹子这一喝,我这面子全都拾起来了。这个桥段描述面子,不可谓不传神。当然,除了物质、情欲、面子,最要紧的,还是身体。

    由此看来,我们所不愿谈及的死亡,但最终也绕不开的死亡,而且最让我们恐惧的死亡,其恐怖的本质,便是这肉身的毁灭。

    2014年初春,其时我在贵州梵净山的弥勒菩萨道场工作,平素一位关系较好的同事,被查处肝癌晚期,他到处寻医治疗,当他从北京某医院归来,我们去家中看望,原本就比较消瘦的他,更是弱不禁风,人们都说《我不是药神》里王传君演临终病人演的好,确实如此,这位同事年纪轻轻,几年前才从农村老家出来,在城里安了家,生了一个乖巧的女儿,一家人刚刚有生活的奔头,不料遭此一劫,他的身体已经开始不属于他,而他的神矢也开始逃离他的身体,眼神空洞,声音低迷不振,感觉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我想安慰他几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苦笑一下,说谢谢兄弟们,我已经没戏了。

    那一刻,我鼻子一酸,这么多年第一次正视一个正在发生的死亡事件,真实到感同身受,我开始彻底思考灵与肉的关系,并且想到以后有一天,我会用文字来跟所有人探讨这个问题。没过多久,他在老家去世了。我们前去吊唁,一口黑漆棺材,一具肉体永隔人世,随着他肉体离去的,还有他努力改变命运的历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法师敲锣打鼓的唱诵声中,我恍惚看到这个世界所有的肉体都是一艘艘船,每一只船上装载着一个小小的灵魂,漂泊在迷雾与漆黑交织的汪洋里,船沉了,灵魂随之沉底。

    时隔多年,我再次看到那位逝去的同事当时栽在苑中的柳树已经成为人们纳凉的去处,谁曾想到栽树的人早已化为灰土。不由悲从中来,人类社会,哪有什么功德利禄,哪有什么千秋万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孽,后人遭殃罢了。人生在世,也无所谓贫富贵贱,不过都是随机的命运罢了,我们以为的人之贵贱高下,其实都是环境造就,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生活环境,造就了看上去千差万别的我们,但是实质上,苏阳乐队有一首《土青春》的歌词写的够直接,可谓道破天机:

    春天过了连夏天 一天又一天/谁们不想留世间 把时间拖延/高矮胖瘦一求子样嘛/枯骨同颜/麦子.谷子.玉米地/一长几千年;蝗虫走了好时光 红花上枝尖/谁家的丫头子不想嫁嘛 门楣有头脸/书记社员一求子样嘛/脱光换张脸/儿子.孙子.疙瘩们/传也传不完。

    在这个不安的世界,在无常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不禁会思考活着的意义,思考如何对待尚且活着的肉体,思考死亡之后的去向,人们写诗,笃信宗教,刻碑,搞政治,消费,既想生前快乐,更想死后留名,于是我们看到千百年来社会哲学里的厚黑权术,尔虞我诈,阴谋阳谋,成功励志,推心置腹,都是为着这一个目标,活着时肉体最大满足,死去后精神永垂不朽。

    很多走兽爱惜皮毛,很多鸟都爱惜羽毛,但只有人类最迷恋自己以及他人的肉体。毋庸置疑的是,人类对于肉体的迷恋,正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核心,从埃及的木乃伊,宗教,绘画,雕塑,传说,故事以至诸多星际旅行的太空冬眠电影,无一不折射着人类对肉身年轻的渴望和对肉体永生的追求。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对人体的赞美,更是淋漓尽致,享誉世界的《大卫》《拉奥孔》《断臂的维纳斯》以及中世纪宗教画里那些坦胸露乳的女神,无一不凸显灵与肉这一人类永恒的矛盾。当代最负盛名的台湾美学家蒋勋,有一书叫《此生,肉身觉醒》,地阐述了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对肉身的理解,对人类处理灵与肉的关系的不同方法娓娓道来,艺术感染力极强,当然,如蒋勋这样等级的学者,不会给出一个什么固定结论,究竟如何对待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悟,书末,两则佛教故事割肉贸鹰和舍身饲虎倒是给出了一些暗示。

    这段时间读到李银河的《你的奋斗只是个笑话》一文,用宇宙意识来反观人生,面对无始无终无限虚空的宇宙,我们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毫无意义,人类创造的一切历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最后终究要归于寂灭,人之所为和人之所以为,都渺小不足道,一切我们认为值得的奋斗,最后不过是一个笑话,这是一碗真正的毒鸡汤,李银河是我最敬佩的女性学者,前段时间网络上棒打落水狗的咪蒙的毒鸡汤文,简直跟李老师这碗不在一个层次上,然而,李老师最后还是给出了直面人生来时之迷茫,死后之虚空的对抗方法,她说这个悲剧式的毫无意义的生命,终会因为一些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义起来,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文中李老师引用了不少学者的观点,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政党都会有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会认为活着自有有意义的事,哪怕如灶火三餐,喝水放屁,自有其得。李银河认为“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对生命有反面的意义;而肉体和精神的快乐对生命有正面的意义,这就是我心目中舒适与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的位置。”具象来说,就是自由和审美。说句大实话,这么浅显直白的道理,不应该由李银河这么深邃渊博的学者来议论,我们都知道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的需求和向往,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还是有些乐趣,不过,就算是创造了再令人惊叹的形而下之美,也无法抵消物质终将消亡的事实。自然造物的风华绝代的美人,到最后不过也是人老珠黄、香销玉殒,看《铁达尼号》和《红楼梦》,此类感触最深,而艺术品或许可以穿越千年,可谁又能读懂蒙娜丽莎到底在笑什么,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开始的悖论里,无法自拔。

    如此,能够让我们直面虚无,勇敢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终将到来之事实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能够比较好的处理灵与肉之复杂关系的某种思想,这种思想一定是放普天下都能获得认同的、穷极了一切人类思维领域的、解决一切有情生物的生死问题的,当然这种思想不会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儒家学说,尽管我们崇尚英雄主义,但英雄行为本身不应该是以自身肉身的毁灭为目标的。何况,有太多人因眷恋肉体的存在,贪图肉体的享受,在历史中遗臭万年,诸如秦桧跪像上前千年来的口水浓痰,所以,既然不会是英雄主义,也就更不会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那该是什么?

    对于灵与肉的关系,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探究的最透彻,给出的解脱之法最切实可行的,只有佛教。

    佛教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既有宇宙意识,又有出世渡河法门,更有入世修行关怀的宗教。比起其他一神教,佛教的广博性与包容性无以伦比,佛教透彻地告诉我们宇宙虚空不可思量,告诉我们人生之苦的核心是对于肉体的执着,告诉我们种种摆脱这种痛苦的方法,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更是人类最为达观圆融的思想,世人却因着贪生怕死、留名青史的愿力,不断向佛教索求平安,索求好运,索求钱财健康,索求往生极乐,实在本末倒置。

    看看佛教对于生命的认知,成、住、坏、空,是生命的形态,肉体不过是一具皮囊,是一个渡伐,是一个道具,里面盛放着灵魂,《红楼梦》说贾宝玉“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还有网络神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无一。”说的都是灵与肉的关系这回事,然而,佛教却对这皮囊的意义有更深的说法,贪、嗔、痴三毒之由来,人之执迷不悟,皆因对这皮囊肉身的执着贪恋,摆脱肉欲对灵魂的控制,得依靠勤修戒、定、慧,修持六度法门,但绝非鼓励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肉体,佛陀苦修六年,形同枯槁,若非牧女供乳糜,就没有后来的悟道,佛陀重回人间烟火,住世讲法,对肉体与灵魂之关系,调和到了完美的一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佛教对肉体之于灵魂,重新有了一个定义,肉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将承载一个灵魂百千万劫累世之轮回,所以难得,肉身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可以承载着一个或将堕落的灵魂通过修行到达自在解脱的彼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善待这身体。

    善待身体,我们以为只是爱惜身体,因此金匙银勺,锦衣玉食,寻仙问道,各种动物生殖器泡酒,甚至张悟本生吃的自欺欺人的把戏,大行其道,而这些看起来善待身体的对面,却是杀盗淫妄酒的真实世界,争强斗勇的现实江湖,真实的诱惑与假的养生,引领我们走上另一条永不可能解脱的道路。吃好一点,穿好一点,舒服一点,自在一点,人只活一辈子,对自己好一点,这种观点下的中国大叔大妈们是践行善待身体的生力军,旅游、拍照、保健等等,一出出闹剧轮番上演。而另一个层次上是满腹经纶的显贵,油头粉面的达官,脱俗另类的佛子道士,各有其养生之法门,食养、药养、羊胎素、微整,花样百出,而常年在终南山那些“辟谷”的大师们,更是贻笑大方。但是这些之外更多的芸芸众生,却在养家糊口、光宗耀祖的劳碌中,根本无暇思考生死,顾及解决灵与肉的关系。

    善待身体,首先必须承认肉体最终的去向,必须认清楚肉体之于灵魂的意义,这样,肉体本身的价值就重新得到了界定甚至升华,由此才能知道,身体的健康,自有其规律,顺应规律,好过各种花式养生,好过各种强行运动;由此也能懂得,要想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自律的灵魂,让肉体努力从财、色、名、食、睡的欲海里挣脱出来,保持豁达的佛教处世观点,积极行善修行,利万物而不争,同时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用审美的眼光和志趣来改善所处的环境,用断舍离的心情面对物质世界,用善意的心态看天下悲欢离合事,对一切可信,可不信,可笃信,只要利于肉体的健康,利于灵魂的安定,如是,或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向死而生离苦得乐的道路。

    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年认命的文章,窦唯油腻大叔手捧保温杯的桥段,署名为王朔的文章《狗日的中年》,影响了多少人,金领白领伪中产们不敢辞职不敢创业各种不敢,屁民阶层上有老下有小挣不了钱,满腔委屈与愤怒无处宣泄,网络词汇霸权主义还送他们“屌丝”的头衔,富二代王思聪笑他们这个时代了还没出过国,弄一出何不食肉的笑话。这零零总总的事件、现象和这年龄层的人,无一例外触及到了生命的本质,如《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到了这个年纪,肉身小半截入土,各种小毛病上身,吃不动了,玩不动了,不喜欢喧嚣了,但是这肉身如何安置?更重要的是,灵魂呢?

    年初跟一个多年未见的发小偶遇山城,在一起吃饭,喝了点酒,酒后他谈起职场发展计划,养老计划,他说一过三十五岁,人就该为老了以后做打算了,如何挣钱,如何购置保值增值的资产云云,我也说了些我的一些生活观,他听后说我们这个年龄,最怕的就是看开,一旦看开,什么都无所谓了,人的精气神就全泻了,往后也不能做成什么大事。我笑笑,没说话。实际上,看开不是放弃,看开后的坚持与努力,是另一种不同的感觉和况味,就如同在大鱼大肉生猛海鲜醉的不省人事后隔天醒来,突然感觉过往罪孽深重,一些想不明白的事突然想开了,一些放不下的放下了,一些舍不得的舍得了,从此开始茹素念佛,用心做事,好好说话,宠妻教子,孝敬老人,而表面上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这真是人生顿觉的曼妙境遇。

    苏东坡在《念奴娇 赤壁赋》里诵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伍佰在《再度重相逢》中唱道:你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如秀,哪有什么不同,不都一样朦胧。是的,人生如梦,哪一天从梦里醒来,拉开窗帘,看看是晴是阴,在镜子面前对自己笑笑,刷牙洗脸,从一碗清汤小面,开始又一天的修行。

    2019.4.12 in jaten house. (风景图片来源于兄弟张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梦初醒始茹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e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