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还是没有成功睡着。窗外天色已经明亮,走到窗前,静谧的街道让我忍不住想去探访一番这个海边城市的清晨,于是换了行装,出门。
在小区门口徘徊时,转身遇见正在天边缓慢地、让人不易察觉地飘动的一大片云朵。迫不及待拿出手机拍下。拍着拍着才发现,这片云并不是安安静静待在原地,而是在不动声色地躲到镜头左边的树梢后面,我的拍摄倒成了一种冒犯。
你看,她在悄悄往树梢后躲选择了不常走的出口方向,一路都被各个角度的云团吸引着。这些云朵真是百看不厌啊!每一朵都像游荡在房子上方不远处,好似站在楼顶就能踮起脚,伸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摘下其中一角。
十字路口。四面八方绽开的云朵涌入眼帘。头一次体会站在马路中间(安全的位置)拍照,兴奋地蹦起来。一张又一张,尽管没有拍出美感和意境,仍然乐此不疲。宽阔的街道暂时成为自在的领地。清晨凉爽的风轻抚着裸露在外的肌肤,拂去夏日夜晚附着的黏腻,彻夜未眠积压的疲乏慢慢被这阵阵清风带走了些。
清晨的重庆路向来觉得人烟了了、人声寥寥的时刻是一座城市最醉人的模样。不是在清晨,就是于深夜在即。这样的时候,天与地都在尽情地美。
这座遥远的海滨之城也一直在用她的天空向我表示接纳,告诉我,你没白来此地,她用光线和幻变的云朵为我织就一幅又一幅迷人的画作。
清晨醒后(尽管这一夜无眠)的第一记便是这 “天光云影”。只不过并非从那半亩方塘里的如境池水映照而来,而是以眼以心为 “明鉴”,把一日伊始的精华收揽在脑海之中。后来便想起南宋时代的一首诗:
天光云影(图片来自网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由源头活水来。
朱熹这首《观书有感》(其一)是上学时期背诵过的,那时只知它告诫读者要多读书、多学习,但其实并无深刻体悟。此刻却由清晨的一路“天光云影”对这首诗产生追溯之意,于是在文库中找到它,仔细看了看。
有其一,必有其二。乍一看,诗的第二首读起来就少了第一首的灵气。细看赏析,得知“鉴”意即“镜”,半亩地儿大的方形池塘里,流深的静水如镜子般澄澈明亮,因而天与云的光影才能被映照清晰。诗借由景与物抒发自己的哲思:言语间展现的形象本身所散发的美感——景物使人心绪澄净,心胸开阔——是感性的,而在这些感性的形象本身里,又蕴藏理性的真理——池水深而清澈才能反映“天光云影”,浅而污浊的水则是无法反映的,或者说不能准确地反映。
观照自身,人的内心不也是这样?人心如镜,深刻而纯净时,世间真相才会如实地呈现;浅薄又浊腻时,便看不清人世的真实本质,在浑沌的尘世洪流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拉扯着停滞不前,无法前行。
可芸芸众生普通如我,不可避免地要在滚滚浊流中趟过,要如何做才能清洁内心的这面平镜呢?
诗的后两句便给出了一种思考:“方塘”之水之所以深而清,是因为它并非一潭死水,诗人放眼远望,发现了它的源头,源源不断输入的流动之水保持了这一方“半塘”的“深”与“清”,得以让“天光云影”显现其中,引得诗人顿悟。由此,人心这面如镜之湖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滋养和涤荡,人的意识才能保持清醒,看到事物的本质;接受新的真理,不断精进成长。诗中“源头活水”往“小”了说是阅读书籍——学习知识,往“大”了说便是“阅读世界”——细致地观察世间遇到的一事一物。
《镜湖》(庆山)写到这儿,想起她的一本散文集《镜湖》,如同一种记忆的缘分,于是决定再读它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