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顺手”的蝴蝶效应
某天晚上,睡不着的我翻了翻自己的当月账单,信用卡、花呗、白条...加起来接近六位数,心中一阵警觉。很多APP都不动声色地把默认付款方式改为自家的消费贷款,营造出一种“无痛感消费”的假象。
把该还的钱打理好后,我便刷了会儿朋友圈。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好友,发了一条状态。我隐约觉得她遇到了麻烦,就私信关心了近况。
这一聊,就几乎聊到了凌晨:
刚结婚的时候,她跟先生商量,婚后买辆不错的车。她挑了辆心仪的宝马3系,付了近7万的首付,每个月还8千多的车贷。
后来婚姻不顺遂,两个人协议离婚。离婚后车子归她,这笔车贷就由她继续支付。
原本也没什么,但是半年多前,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她就想也没想,顺手从信用卡透支提现还了那个月的车贷。
没想到,这一个不经意的顺手,居然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从这8千多的信用卡提现欠款开始,她开始“不经意”地使用信用卡分期,然后“尝试着”只偿还最低还款额,又“顺手”借了某互联网巨头的线上贷款...
当我询问欠款情况时,她断断续续地回复我:“车贷还剩13万多...信用卡估计2万多?哎……我也搞不太清了,只是又到还款日了,我有点乱…你说我该怎么还啊?”
听完她这番话,直觉告诉我,实际数字会超过她的想象。
于是我约她见面,做了次财务盘点。
(顺便提示一句,如果有多笔欠款的小伙伴,这样的盘点很有价值。)
我帮她把所有的卡、存折、手机理财类APP全部清理了一遍。这一点,发现除了原本剩下的13万车贷,现在的她的总负债,居然,有快20万了。
她一脸茫然地问我,我又没借高利贷,哪来的这么多的利息?
02 哪来这么多欠款?
哪来那么多利息?这么多欠款是怎么堆出来的?
这是朋友最困惑的问题。
其实如果仔细算算,就知道,信用卡分期、最低还款额、闪电信用贷... 那些看似唾手可得、价格低廉的借款渠道,背后绝不是免费的午餐。
以信用卡分期为例,分期12个月,某银行按分期金额收取0.6%的手续费。但是,要注意是,每月按照全款的0.6%收取,实际年利率其实高达13.86%。
再比如低还款额,不少银行在整个还款期,都会全额计息,甚至还会利滚利。
不仅会面临全额计息,利息会直接计入未还本金中,在下一期累计循环计息。最终成本,一般都在年化10%以上。
但当我们超前借贷消费时,往往看到的是:
各路网站博主都在提醒我们别错过这些“买买买”;
银行提示我们可以办理分期还款:把大钱拆小,每月只还几千块;
电商网站和互联网巨头们那些方便“价廉”的信用贷款...
越来越多的消费刺激 + 越来越方便的借款途径,我们可能离负债的蝴蝶效应,又近了一些。
和朋友聊后找到的、以上她这些曾经的盲区,可以给我们提个醒:一定要对信用借贷的成本有清晰的认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别对最低还款和分期带来的“还款幻觉”,产生依赖。
(要避免这样的“还款幻觉”,试试用我们N次推荐的IRR 、XIRR计算公式,算算背后的实际利率。公式使用方法戳这里:手把手,算算你赚了多少钱)
03 还好,钱还上了…
对我朋友而言,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最重要的,还是要一起来聊聊怎么还款。
我们一起理清债务之后,我建议朋友的最终计划是:先向父母坦白,借一笔“无息亲情贷款”,把所有已到期的欠款还掉。然后制定详细的每月还款计划,分期把钱还给父母。
原因有二:
1. 短期来看,还款日将近的情况下,先考虑按时还款,再尽可能选择低利率还款渠道。
信用时代,留下不还款的污点,影响还是太大了。
(常见的借款渠道,我们曾经也做过整理,欢迎在我们微信号底部自定义菜单中,找到简七锦囊,一则借款锦囊等着你。)
2. 中长期来看,如果欠下了金额不少的负债,最重要的是摆脱生活状态上的恶性循环。
而从心态和行动上,明确地制定一个还款计划,并积极执行下去,是最实际有效的方式。
1)认真清点每一笔借款,明确每一笔借款的每一次还款日;
2)针对每一笔欠款,在“还款清单”上依次填写还款方案,能还上的用特殊颜色标记。仔细盘算一番,你会发现可动用的资源也还不少。
顺便分享一个曾经有类似经历小伙伴的建议,ta在还完负债后说,找到还款和生活质量的平衡,是坚持下去的秘诀之一:
“这有点像减肥,过度节食很可能会有超乎想象的反弹;过度理想化的还款计划,可能让你的压抑感压垮正常生活。”
从无序借钱,进入有序还款的状态。让每期现金流匹配起来,别急着提前把钱还完,严格按计划执行,再艰难也要坚持一边还款一边储蓄,尽快让财务状况回到正轨。
最后,感谢我的这位老朋友,愿意把她的这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分享出来。
“愿我们都不要被账单绑架。”她说,要把这句话送给我们每一位。
在【简七读财】微信公众号中回复“简书”,领取粉丝专属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