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玉米抽须的时候,荣阿婆的孙女回来看她了。大家都说荣阿婆最疼的就是这个孙女了,从小有好吃好喝的都留给她。从小带在身边。孙女也争气,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以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荣阿婆在地里干活,孙女小梅就回来了,大包小包,站在桥头大声的喊着奶奶,荣阿婆开心的像个小孩子,忙不迭的迎上去。
“这是鸡蛋糕,这是藕粉,这是老冰糖,这是饼干。饿了就拿着吃,东西都有保质期,不吃就坏掉了,到时候又要花钱上医院。可晓得啊。”小梅一样样拿出包里的食品。
“哎哎,花许多钱,你赚钱不容易啊。”
“留着吃吧留着吃。”
“小梅呀,这个闹钟莫不是坏了哦,你给看看啊。”
“哦,要换电池哦,我包里有。喏,你看,好了啊。”
“哎,好好,每次都是等你回来修,我就说我孙女最能干了。”
小梅说是马上毕业了,学校现在不管了,同学们都出去找工作了,自己也要考虑上班的事情,先回家住一段时间。于是没几天时间,附近几个村队的老年人都知道了荣阿婆的孝顺孙女回来看她了,孙女喜欢吃玉米,荣阿婆左右劝着,等待着玉米穗子饱满了,吃了再出门。
才第五天头上,还没找到一颗饱满的玉米,孙女小梅就要出门了。
荣阿婆躲在墙角听到她讲了一下午的电话,看着小梅麻利的收拾东西,不一会儿功夫就整理好了一个鼓囊囊的双肩包。
“这个拿着,带着喝茶。”荣阿婆扯住了小梅的双肩包带子。小梅惊讶的看到了厚厚的一沓钱。
红的绿的,新的旧的,数下来足足有8千块钱。一个买包盐都要赊账的农村老太太,从未出过村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是攒了一辈子的钱了吧。靠的是每年儿女亲戚零星给的孝敬钱一点一点攒下来。
“哪里搞的许多钱喏,我不要哎,你自己收着啊。”
“我眼睛看不到了哦,老鼠啃了,小偷偷了都不会晓得。你帮我收着,遇到啥困难就先拿着用。”
“那我先拿着,你自己要保重身体啊,我下个月还回来看你。”
“下个月几号回来啊?你莫回来太迟了,过半个月玉米就能吃了,迟了就不好吃了,老了就不好吃啊,你下个月上旬就要回来。”
“看情况吧。”
荣阿婆一路跟着小梅,从大路送到小路,再从小路送到小桥。直到村口唯一的一班车出现了,小梅的身影消失在客车的门后面。荣阿婆才佝偻着背,拄着一截树枝颤巍巍的往回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