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第三章 这里谁说了算? (第二部分)
叙述者的人称很重要吗?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会被认为“更为准确真实”吗? 我希望自己不是在断章取义。
以下是他的系统解释:
* 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局外人,多用于19世纪, 适用长篇巨著,因为没有东西能被隐瞒。
*第三人称限定叙述 局外人,故事中某一角色的声音, 适合悬疑小说
*第三人称客观叙述 局外人,人物内心给出暗示, 适合悬疑小说
* 意识流 钻进人脑内的抽取器 , 有些可怕,但流行时髦
*第二人称叙述 稀有品种 "第二人称的作用在于,它给予已说出的东西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说话者认定他的反应和思想不只对他适用,也对任何人都适用。"(Chapter 13 Drowning in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 , 某些悬疑小说。好处是制造了一种幻觉,让我们有直接代入感。具有局限性,但有直接性这个好处,可以让读者亲近小说中的人物,也可深切地表达叙说者内心深处的一切,好的,坏的。
托马斯在这里介绍了新的概念,如视角,谁在说话法则。
这里所提到的视角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说明视角的确定会影响到对主角的了解程度,对讲述的事情相信的程度,和阅读小说的时间。
“谁在说话法则”虚构作品的叙述者是想象和语言的产物,跟小说中的人物或事件一样。
他用《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第三人称来说明其叙事的自由性,用佳作《雪》,奥尔罕·帕穆克使用的第一和第三人称交叉的万花筒式的视角,来说明叙述者身份对小说品味和欣赏的重要性。 虽然我还没有尝试过从叙述者的角度来赏析小说,但绝对是种值得探寻的方式。
读这本书时,我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边写边读,边提问题。在开始读此章时,实在是不知所云,但是通读一边后,倒是觉得有一定道理。
4 April2019 我对此章节的重要性,是在今天读第四章时,才开始领悟。认知的极限被打开一个小的缺口,知识潺潺渗入。
网友评论